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挚爱慈亲>>美文暂存>>u、v、w、x、y、z>>心香------白色的栀子花

主题:心香------白色的栀子花
发信人: xuzhu_53(鹿衔草)
整理人: herijunlai(2004-02-17 00:10:55), 站内信件
    心香------白色的栀子花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

每次在耳边听到刘若英的《后来》,我都会想到她。每天望着窗前的那兜栀子花,我都会想到她......因为她爱栀子花,因为今年她亲手移种的栀子花开了,可是她人呢,却去向何方?
 一
那年的我,在古城旅游部门当临时导游。每天都要带游客乘坐小舟,沿着古城墙、顺流而下游沱江。悠悠流水,从山涧顺流而下,缓缓地在古城外流淌,是那么的清辙,那么的秀丽,小鱼虾恣意地在上面畅游,青山倒映,勾出一幅美丽的风景。
从古城的南门至从文墓的沱江,必须经过她们绣花的那排吊脚楼下。她每天都坐在吊脚楼上的第一个窗子下,面对着沱江,左手搭在绣花机上,右手拿着绣花针,顺着图案上下穿行。吊脚楼不是很高,从小船上我可以仔细地观看她的形态,甚至于差点可看见她手里的针线。她总是那么的聚精会神,那么的专注。她们所锈的花是供旅游商店陈列,让有雅兴的外地游客买去作留念的湘绣作品。
沿江长堤和城门内的街道,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城内明清古风的亭台楼阁,腊、染、刺、锈的旅游用品商店,比比皆是。静静的古城墙,接待了多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始源于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黄永玉老先生回乡所画的版画《边城》墨宝。凤凰的美丽在于它的山、它的水和它的古城墙,山青青、水清澈、古城楼古城墙历史悠久,见证了明清时代多少的轶闻旧事。

那次在一个女同学的生日聚会上,她来到我们中间。那天她穿蓝色圆领上衣,下穿一件牛仔裤。乌黑发亮的长发梳理得很整洁,大辫子甩在耳后,上面有一个手绢扎就的蝴蝶结。弯弯的柳叶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细长眼睫毛一闪一闪的。即使不描眉画黛,也俨如出水芙蓉。
我不觉心里一动,注意地看她,在喧闹的气氛里,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好像心事重重。在舞厅灯光的闪烁下,忽隐忽现的她更显得清纯可爱。我一边和校友们嬉戏,一边用眼悄悄地瞟她。
来聚会的同学都是成双成对的,只有我和她形影孤单。女同学看看我,又看看她。便对她介绍我的光辉“史迹”,并夸张地说我是原来班上的小才子,校报、墙报上通常有我的大作,希望我们能成为一对“才子佳人”。
曲尽人散,护花使者的任务落在我的头上。我和她默默地走着,一辆汽车从身边经过,本能的反映使我轻轻推走了她,泥沙溅了我一身。这个细微的举动,她那关心的眼神便射到我的身上,我们的话题也开始展开。

她叫娟子,是女同学的好友。本来她是不喜凑热闹的,但经不住那同学的软磨硬拉,才来到我们中间。
那年她十九岁,从卫校毕业后因未找到工作,便在县城学习绣花。湘绣在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尤其是湘绣的百子图、鸳鸯戏水,每对新婚夫妇的结婚物品必不可少。她属于秀外慧中、聪明灵巧的那种女孩,仅学了一个多月便成了刺锈好手。每次她刚完成一件作品,商店老板总把它陈列在柜台里最显眼的地方。
    她擅长绣鸳鸯戏水图,那些红绿绸缎经她的手一绣,马上就变成一对对鲜活的戏水鸳鸯、变成充满欢乐的喜庆吉品。

一年后,我们真的成为了朋友,是恋人的那一种。她常问我:许阳,你喜欢我吗?我说我喜欢你娟子,喜欢你的头发,喜欢你的眼睛,喜欢你的眉毛......其实,我更喜欢她低下头时的浅浅微笑,那么的动人妩媚。那种微笑,让我想到徐志摩笔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我和她的恋爱,属于传统的那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始终没有把爱挂在嘴边,但我们相互关心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
爱情的欢愉,我感觉到自己更加爱上了凤凰古城,爱上了它的山水和那排排吊脚楼。也让我笨拙的口才灵巧多了,编出来的那些,关于吊脚楼上的爱情故事,让游客们更为满意我的讲解工作。

早春二月的某个黄昏,我们在沱江江岸上观看日落后归来的路上,她突然停住脚步蹲了下来,然后像捡到宝贝似的笑了,在她的手里多了一棵有点枯黄的小树。
她说这是一棵会开花的栀子树,不知它的主人为何把它丢弃在这里。知道吗?栀子花是她最喜欢的花。因为它的枝叶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每年花开时,街上就有人卖,她们女孩子都喜欢买它,并把它插在发辫上。
她说,我们把它带回去,栽在你的窗台上,好吗?我说这树都成这样子了,还能栽活吗?我们去买一盆栽不更好吗?她说只要有心,相信我们一定会救活它。我怀疑地看着她?她却又快乐地笑了。
整整二十天,她每天都替它浇水,树枝开始抽出嫩芽,她笑了。

一年来,我对她的了解仅局限于她的自述,知道她孤身一人,无兄弟姐妹。她的母亲,在她十岁的时候染病去世,她的父亲在她毕业那年也抛下了她,追随她的母亲去了冥冥之中远的国度。
有次我对她说,我很想了解她,很想知道关于她的一切。她默默地低下了头,眼眶里盛满了泪水。看到她的眼泪,我的心一沉,跟着很痛很痛,我知道我的好奇心,促使她回忆到了她那不幸的过去。女孩的眼泪是柔软的,能让男人产生一种感觉。那种感觉,让我油然兴起了永远地关心她、呵护她的责任。
我一人住在父亲单位的公寓里,哥哥都在外工作。父亲退休后回到了乡下的老家,平时每个月只来一次。
她们的工作,空闲的时间很少。平时只要有时间,我就炒几个拿手的好菜,给她送去。和她一起绣花的小姐妹们很羡慕她,其实我喜欢给她送饭的机会,在她绣花的小阁楼里逗留一会儿,并看她在吃我送的饭时,那安心而且愉快知足的样子。
七 
栀子花开的季节到了,筛子上待售的、含苞欲放的栀子花香了整条长街,沱江边的女儿们只要花上一元钱,就可买到三、四朵花,插在她们美丽的头发上。每每从她们的身边经过,阵阵清香钻入鼻空,泌入心肺,让你陶醉,使你置身于花丛的境界。即使再忙,每天她都忘不了在她的发辫上,插上一朵沁香的栀子花。

夏日某个周末,我在家里躺着,她在灯下给我打鞋垫照顾我。因为当天下午我的肚子有点痛,且发烧39度,吃了止痛药和退烧疼痛药后,疼痛和高烧减轻了许多。晚九点多钟,剧痛再次使我忍受不住,抱着肚子蹲在地上,豆大的汗水从额头上流了下来。她急得快哭了,扶着我走到离家仅有500米的医院,平时只需几分钟的路,我们用了20分钟。急诊室里,医生给我做了B超检查。原来是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
手术室设在三楼,她执意要背我上楼.我推开了她,我不忍看见她柔弱的身躯,负我上楼的模样.我一步一步爬上了二楼,剧烈的疼痛使我再也无法站起。她把心一横,硬是拉着我趴在她的背上。
她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瘦弱的她背上了我,晃了晃后,咬着牙挺着上了三楼。闻着发辫上的栀子花香,疼痛消失了许多,看着眼前瘦小的她,我的泪差点流了出来。

无影灯下,耳边手术器械的撞击声,眼前白大褂进进出出。准备就绪后,麻醉药的注入使我很快进入梦乡,梦一个接着一个,总出现一枝模糊的栀子花......
不知过了多久,身上的麻药逐渐消散,手术创口的痛让我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我已回到了病房,她伏在我的病床上,静静在睡着了,眼角还挂着几滴未曾坠下的泪珠。那朵栀子花展现在我的面前,它插在她的辫子上。灯下的她憔悴了,花也变枯了。
夏季手术容易感染,但我在她细微的陪护下,一周刚过创口就愈合了,但她却瘦了许多。

那年秋天,“电脑热”迅速升温。我的父亲动员我去学电脑,想来想去我无决定去还是不去?我对她说我辞去导游工作,去学电脑,你说可以吗?她说你去吧!现在的社会多学一种技能,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你总不能一辈子做临时工啊!我说那得要半年多时间,不能见面啊!她说不就半年吗?我们可以写信,很古老的交流方式,可以把对对方的思念,都用文字表达出来。她的善解人意,更坚定我去学电脑的决心。
我坐上了通往省城的列车,看着她噙着泪水站在月台上给我送行的样子,看着她更加单薄的身影,看着她依依不舍的眼神,我真想放弃我的决定,回到她的身边,随着“呜呜”的汽笛长鸣,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十一
到了省城后,我第一个念头就是给她写信,写对她的思念,写我此行的目标,写与她分别之时的那份感觉。我把她送别的情形,写成一首叫《雨中别 》小诗,附在信的末尾。依稀记得那首诗是这样的:别哭,请你也别哭/ 让我就这样走好么/我的行囊,已经/很沉很沉 /他盛装了你 /满腹的泪水 /为什么抓紧我的手 /你的指甲,让我 /好疼好疼 /不是这一去便永诀 /只是在这一柄伞下 /在一片有雨的天空 /匆匆地脱了你的手去 /便再也望不见 /你送别的身影 
半年的电脑培训,主要是讲授中文wps操作系统,北大方正编排系统,简单的Basic 教程及win95系统。学习上机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我只能在晚上抽出时间给她写信回信,每周必定给她写上一封,很快地我的箱子里塞满了她的回信。
十二
她的每封回信,都嘱咐我一定要学好电脑知识,要照顾好自己。她写她绣的艺术品,写她悲惨的身世:
她说:她的家患有一种遗传病,那是一种类似癫痫的病,那种病只是遗传给女儿。她的外婆死于那种病,她的妈妈最终也难予幸免。
她说十岁那年,妈妈便被怪病折磨得奄奄一息,遭受了不少的痛苦,但到最后求生的欲望却那么大。妈妈说她不愿意走,因她不放心她。因为妈妈是那么的爱她,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因为妈妈是那么年轻,漂亮,善良,却被上苍无情地带走了,当她眼睁睁的看着妈妈离开她,看着人们把妈妈推走,她差点疯了.........
当她醒来时,已是第二天.她只记得妈妈临终前,紧紧的拉着她和爸爸的手,要爸爸好好抚养她长大成人。其他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空白.送走她妈妈的那天下着雪,是十年来古城最大的一场雪,她一直以为那是老天爷在告慰妈妈在天之灵。因为妈妈是好人,所以才应了大雪封墓的传说。老人们都说一世的好人,才会出现这样的奇迹。
十三
“送走”妈妈后,在她那美丽,舒适的家里,处处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所有妈妈用过的东西,都以原样摆放,一切都那样安静,以至于不忍心去打扰它。她知道,妈妈还像以前那样在家里看着她,看着她撒娇,任性,和她谈心.一个人黯然神伤的时候,她几乎承受不了这种安静,那种刺心的孤独,她和爸爸互相搀扶着走过这段最为艰难的日子!
她说她的爸爸一直没有再婚,在她毕业后的那年,也就是我们认识的头一年,四十出头的爸爸郁郁而终,也离开了她。
为此,她得学会了坚强,学会怎样对待死亡,对待生命,学会沉默,学会淡忘一切……
十四
半年时间过得很慢,但也很快。我终于学完了全部课程,并考取了相应的计算机中级资格证书。我抑制不住对她的思念,兴冲冲地上了火车赶回家乡。我想让她惊喜一番,我想让她享受我学成归来的喜悦。
可是,当我风尘仆仆地来到那吊脚楼时。她不在哪里,那些女孩说她请假半个多月了。她到哪里去了呢?在县城她没有其他的亲人,莫非回了老家?我去找我们的介绍人---我的那位女同学,女同学好像没有以前那样的友好,淡淡地说她也不知道她的行踪,我没再多想!
第二天,凭着记忆我坐上去她家乡的客车,在她的老家,屋前门后都长了绿苔,门锁也生了铁绣,一切告诉我娟子已好久没回来了。
十五
她究竟去了哪里?她为何一声不响就走了,她为何要躲着我?回到县城,我第一次喝了酒,半斤多的包谷烧白酒,酒精很快地麻醉了我的神经,腿脚失去了控制,我吐了一地,但还是烂醉如泥…
直到晚上,我的两个同学来看我,发现了我醉倒了客厅里,才帮我扶到床上,并在我的床前守护了一夜。
我再次找到了我的那女同学,她拿给我一封信,对我说她走了,你不要找她,因为你是找不到她的,那是娟子给我的最后一封信。
十六
她在信中说:许阳,感谢你!因为认识了你,让我在失去亲人的岁月里,忘掉了许多痛苦。但我是多灾多难身,不知道我的人生还要遭受多少的波折,也不知未来是多远?你有多么爱你的父母和家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人生其实有许多无奈,我不想也不能,过多地伤害一个爱我的人。既然我们不能成为恋人,那就成为最真挚的知心朋友吧!和你相处的三年里,是我挣脱不幸的三年,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三年。因为你的出现,因为你给予我的关心呵护。就让我们之间曾经拥有的故事,当成人生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我回了乡下的老家,父亲似乎知道我们分手了,不再过问她的情况,还有意躲避着我的目光。我猜到了那就是父亲肯定知晓她家的情况,也许我们的分手也是……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父亲承认了去找过她。我不明白一向豁达明理的父亲,为何不肯让我,爱上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孩。
我同父亲大吵一场后,哭出了家门,用平时的积蓄上了一列开往四川成都的火车。漫无目的地的我,跟上了游峨眉山的散团团队。
随着组成的散团,我登上了峨眉金顶,站在金顶的舍身崖上,思绪万千。五彩光环浮于云际,我的身影置于光环之中,影随人移,互不相失。但我还是无心饱览那秀丽山色,心中只有一个影子-----那就是她。
一路上,我同一些老人一样见庙就烧香,见佛拜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在佛座前恳求能再见到她,在佛座前恳求她原谅我。虽然招致不少的非议,但我一点也没在乎。因为不管世俗偏见如何,我依然会深深地爱着她。听佛音声声、看云海佛光,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十七
第二天,我们游乐山大佛,夜里在乐山我给那位同学打电话,要女同学知道她的消息,要在第一时间里通知我。却接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那就是我出走的第三天,父亲中风了,已半身不遂。
我火急火燎在赶回家时,看着父亲口眼歪斜的样子,看到父亲大小便失禁,需要时时照顾的样子,我的心软了,原谅了父亲。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母亲天天轮换着守护父亲。
十八
第二年,县里某单位招考计算机管理员,因为我是唯一掌握北大方正编排系统的求职者,我轻易挫败了另外十几个竞争对手,成为那单位中“吃皇粮”的一员。
工作后,我始终忘记不了那段逝去的情缘,忘记不了那个爱插栀子花的女孩。我学会了抽烟、喝酒,让烟薰散长夜里对她的思念,让酒精麻醉那根思念的弦。
我常吃在办公室(盒饭),玩也在办公室(在电脑游戏里打发那些寂寞的长夜)。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多了,我就用Basic语言编辑了单位的人事管理数据库和工资管理数据库,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很快地转了干。
十九
后来,女同学告诉我:我从省城回家之前,她租了一间房在外面,那晚她一直站在我的宿舍楼下。她怕我见到她,但她控制不住自己对我的感情。因从省城回凤凰坐了一夜的火车,我就睡得很早。我喝酒的那晚,是她先发现的,是她叫我的两个同学来照顾我,但我却没有发觉她就在我的身边。
我和家人和解后,她真正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伤心的地方,去了一个没人认识的南方都市。几年后,她在那里碰到了一个爱她的人。
沱江的山绿了黄了,山上的栀子花开了落了,一茬又一茬,岁月不经意地,在平凡的每一个日子里悄悄滑落。沱江的水,带着我们在长堤上观日落的身影走了远了。
尾声
五年后的一天下午,我和同事刚从餐馆里就餐出来。因酒喝多了点,摇晃着走了几步,被风一吹,夹着酒味的未消化物便吐了出来……,同事扶着我靠着墙根站好后,去找些擦拭的东西。
这时,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走到我的面前,递来了两包餐巾纸,嗲声嗲气地说:“叔叔,给你!”我说了声:“谢谢!”小男孩欢快地跑了过去,顺着他离开的方向,我看见他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客车,那小男孩扑入了一个女人的怀抱。
一个熟悉的身影步入我的眼帘,空气顿时凝固了,我张大眼睛怔怔地看着-----是她。不错是娟子,还有那根扎着蝴蝶结的长辫子,她还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年轻,不过成熟了许多。
她的眼神里流露着关怀、怜惜,还有一种只有我能读懂的…,她低低地说了一声:“保重!”我机械地重复着她的话:“保重!” 我不知该再说什么,心里涌出一股酸涩的滋味。车开了,载着她逐渐远去。 
一周后,我收到了一封无署名无地址的信。我知道是她写来的,她说她过得很好,劝我少抽烟、少喝酒,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祝愿我永远幸福快乐!愿我们是永远的挚友,愿我快乐一生!
栀子花开了,她却再也没有来看过。或许有一天她还会来的,因为她说过她喜欢栀子花,因为窗台上记载着一个栀子花的故事……




----
朋友们,知道边城吗?看过《边城》吗?
还记得书中写的一个叫边城的地方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