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动漫图酷>>世界名画>>>>◇◆名画评论◆◇>>名画赏析:奥菲丽娅 (英国 密莱)

主题:名画赏析:奥菲丽娅 (英国 密莱)
发信人: 00do(帝国使者2)
整理人: ada129(2003-11-13 13:57:11), 站内信件
奥菲丽娅 (英国 密莱) 
  

      

   约翰.埃.密莱(1829-1896)是拉斐尔前派画家中艺术才能最为出众,也是最年轻的一个。他出生在英国南安普顿,父亲是地方名流,爱好文艺。童年时代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8岁时随家迁居伦敦,进萨斯的绘画学校。一年之后即以其异常的天赋为马丁·希伊勋爵发现,转入皇家美术学院的附属学校(希伊后来是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以后又转入皇家美术学院。10岁时,他以一幅古希腊题材的绘画获得银质奖章,被誉为神童画家。以后多次获奖,18岁时得金质奖章,确是一位才华横溢,天赋极高的画家。1848年,他和亨特、罗赛蒂共同组织“拉斐尔前派协会”,在1850年展出了他的《基在双亲家里》。由于这幅画一反学院派的格调,将圣母和圣约瑟画成一对劳动夫妇,童年的基督和施洗约翰成为木匠的儿子和徒工,将宗教画变成了现实生活的风俗画,将圣母刻划成贫苦人家的劳动妇女,消瘦而又苍白,从而遭到社会舆论的非难,连狄更斯这位伟大的作家也以为是“亵渎神圣”。但是密莱对英国传统的挑战虽为社会所不容,可是他的精湛的艺术技巧是无可挑剔的。1853 年,皇家美术学院甚至正式授予他副院士的头衔,在当时,他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副院士。以后,密莱依旧以注视现实生活为他的创作主题,尽管他借用宗教外衣,以圣经或文学作品为题材,实质上都是描绘现实的人间,以至于人间的不幸和苦难。不过,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透出一种浓厚的伤感情绪,这也许与画家对不幸的人们的同情和对现实感到无望有关。这种伤感在其最著名的作品《盲女》和这幅名画《奥菲丽娅》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奥菲丽娅》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名剧《汉姆莱特》。奥菲丽娅本是王子汉姆莱特的情人,她是专事谄媚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波洛涅斯由于躲在帷幔后面,为复仇的王子误杀,从而使奥菲丽娅陷入精神错乱。情人杀死了生父,在矛盾的交织之中,她丧失了理智,最后疯疯癫癫地自溺于水草丛生的小河里,结束了短暂而美丽的生命。画面表现的是奥菲丽娅躺在潺潺流动的河面上,手上的花飘浮在身旁的水上,她似乎还在唱着歌,停滞的双眼直视苍天。整幅画渲染出浓厚的悲剧气氛,鲜艳的色彩使这个悲剧形象更增添了哀婉。画家以忠实于原剧所提供的景象,来渲染这个纯洁的少女的不幸命运,其含意显然是对美好生命的戕杀进行感伤的谴责。此画在色调上的丰富和饱满以及写实功力,的确是无与伦比的。 
 
 http://202.102.247.233/wlmsg/msjs/yh/200211/48017_021125_ofeiliya.jpg


----
 我现在很好,只是心中依然非常的挂念着你们
你们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而我却非常害怕再与你们联系我害怕...
挂电话的那一瞬间
害怕.....打完字停留的那一瞬间,
更害怕想起你们,怕我思维暂停的那一瞬间...

离开了你们和我的亲人我感到非常的孤独和
寂寞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我又感到了自己无助的双臂
轻轻的垂放着,不过现在好多了....
天凉了,多加件衣裳吧,
你们那很冷的~~~~
我先走了....
也许真的我会到放假再和你们联系....
也许这真的是最后一次,没什么的,放假再见吧...

风舞轻花拂面易,行夜静雨看心空。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