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动漫图酷>>世界名画>>>>◇◆名画评论◆◇>>名画赏析:去耕作的牛群 (法国 特罗容)

主题:名画赏析:去耕作的牛群 (法国 特罗容)
发信人: 00do(帝国使者2)
整理人: ada129(2003-11-13 12:53:23), 站内信件
去耕作的牛群 (法国 特罗容) 
  

     

   在《暴风雨将来临》的赏析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巴比松画派的特点和特罗容的风格特征。这里我们先来欣赏这幅无与伦比的农村景物与动物画,然后再来说说巴比松派风景画的意义和价值。 《去耕作的牛群》是特罗容最著名的作品,是足以反映画家个性的代表作。画面展现的是一片开阔的田野,朝霞初起,在清晨温暖的阳光下,一个农夫正赶着牛群从地平线的远处徐徐迎面走来。大地好象还未苏醒,空气中充满着朝露的水气。牛群走过扬起的尘土和还没有散尽的晨雾在阳光中融合在一起,衬托着牛群的身影。几道霞光,将牛群的阴影投射在蹄下,土地则被描绘得带有感情,它的棕褐色的调子使人感到亲切。整个画面朴素而单纯,除了远处隐约地有几棵树和另一群牛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陪衬。这使观众必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画的中心,那前进中的牛群和农夫的鞭子。这是农村中常见的清晨上工的景象,从画面,我们几乎可以听到牛的杂乱的踏蹄声、呼喘声和农夫的吆喝声。这是农村中一天的开始,是紧张劳动的开始,也是现实迫使农夫们必须去辛劳以求温饱的生活的开始。 这样的“风景”,如果在十八世纪法国或者荷兰的风景画中是找不到的。十八世纪以前的法国风景画不以自然为对象,画的是想象中构成的图景,《示巴女王上船》不就是假借于已逝的传说所描绘出来的虚构的风景么?荷兰的风景画固然伟大精彩,但是在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成了被摹仿的模式。而农村景象,农夫、土地、牛群,这些在贵族及其“高贵”的夫人的眼里,算得上什么“风景” 呢?没有华丽的建筑,没有辉煌的海洋,没有缤纷的花圃,没有令人心醉的“情调”和值得回味的某些人的“隐私”性质的情节,这是算不了风景的。但是巴比松派的画家们正要摒弃这一切上流社会的庸俗,他们认为只有法国农村这些最普通,最朴素的景物才是纯洁的。但是他们绝不是纯客观地去对待自然,他们以自己的感受注入自然。又以自己所感到的美,再现在画面上,构成艺术的美。巴比松画派的代表画家柯罗说过:“让感受指导我们,艺术中的美就是我们从大自然感受到的美。” 特罗容笔下的画,就正如柯罗所说的那样,是他对充满光与空气感中的牛群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这才画出了如此清新、舒旷的《去耕作的牛群》。 
 
 http://202.102.247.233/wlmsg/msjs/yh/200211/48011_021125_oxen.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