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思想中版』>>思想之剑>>专题讨论>>从莱温斯基到木子美到社会道德

主题:从莱温斯基到木子美到社会道德
发信人: berlingo(雪铁龙)
整理人: icecream(2003-11-15 21:18:11), 站内信件
在莱温斯基一事里面,很多人对克林顿持同情态度,认为他给人卖了,因为莱没有遵守“游戏规则”。选民对克的放弃,多数家庭妇女是因为他“拈花惹草”,至于他不诚实,试图掩盖真相的丑态,反而被放置于后。
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社会道德的层面,以及男女角色的定位。其实也正是因为熟知社会可能出现的反应,使得克以及他的助选团作出撒谎的下策--当然前提是以为可以说服社会不去相信莱。
木子美的例子,人人都说她“又想立牌坊,又想做婊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同样的标准,我们来看看那些被点名的男性“名人”,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也未尝过份。如果有人会拿“被木引诱”作为借口,那么既然抵制不了“相貌平常”的木的引诱,大概也就更不能说别的了。拿“暴露他人隐私”来作为反抗,较之当年的克林顿,可算棋高一着:在获取了社会的同情之后,其他关于自身道德的问题就可被淡化甚至于被遗忘。这是在深入了解了社会道德偏向之后做出的决定,可谓用心良苦。
对于木子美本人的攻击的重心是说她以暴露自己和别人的隐私而求出名。这个重心的背后无非还想说她本人“相貌平常”,无以他计,所以必须浪荡,必须出卖性以及性经验以标新立异,一枝独秀。
先来说说“相貌平常”的问题:我记得自己还在大学时代,当时的时髦哥们儿(这些人现在大多数属于社会中坚)对于女孩子的评价基本可归纳于:如果女人不漂亮,则其他价值,如果不能忽略,起码也应减半。现在社会上的现象也大抵如此:男人只要拥有事业(钱或/和权),就算貌如卡西莫多,也可形容为“风度翩翩”,让天下MM们尽折腰;而女人哪怕能够定夺江山,如果相貌平平,则多半是“男人婆”,是无福嫁得如意郎君而不得已为之的下选--反过来,漂亮的女人如果事业有成,几乎没有不背上“靠脸蛋”的评价。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国社会对女性的定位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宪法中所说的“男女平等”。
至于说到木靠此成名的倾向,如果反过来看看,那些被点名的男性名人,在木成名之后,不是也更加声名显赫了吗?要说“吃亏”,“名誉受损”,我看未必:和木的风流韵事,不是被逼,被强奸,怎么谈得上“吃亏”?而如果其之前享有的名誉,会因此受到损害,可见是名不符实之益,对于他本人,也许会因为伪装被揭穿,失去了由这些名誉所带来的好处而有损害;对于旁观者,我认为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名人是人不是神这个事实;二是继续寻找真正的社会道德化身。
既然说到社会道德化身,忍不住要扯上成龙大哥。我隐约记得若干年前,成大哥与某位艺人绯闻暴光,当时的社会舆论,也有一大半倒向龙哥,众位仁人君子,纷纷谴责女艺人“不遵守游戏规则”,靠此“搏出位”。这件事跟跟莱温斯基事件有一个相似的突点:即社会道德化身问题。自从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性”和“性行为”被解禁以后,传统的社会性道德频率崩溃。但是从这两件事情看出:支持传统,愿意继续“一夫一妻”,提倡“忠实”等传统观念仍然占领社会道德的主流。成龙大哥多年位于影视圈而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因此成为普通民众社会道德的化身。所以说当年舆论的倒向,从民间传出的维护龙哥的声音,其实说明了大众对传统道德的留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大众宁可欺骗自己,而最终要为这个浊世保存一份完美的可怜可悲的用心。
话题拉得太远,在打住之前我还想说一句:木子美事件,是否真的意味着对传统社会道德的颠覆呢?我看未必。不信各位可以先拿自己做试验品看看。至于我个人是不会去冒这个险的--谁让我怕老婆呢?



----
ich sage du sagst er sagt ihr sagt sie sage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