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2137(痴呆笨蛋)
整理人: icecream(2003-11-15 21:33:54), 站内信件
|
阿Q精神万岁
我们看中国古典的小说或者诗词曲赋,总会看到一种传统的意识说教。就是这些诗文的作者大部分都赞颂退隐和淡泊,而把领导层看做势利小人与庸夫俗子表演作恶的舞台。隐士成了高人,清高就成了美德。“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算是一个代表,到后来就更多了。
他们对领导不满,可领导对他们也看不上眼。伴君如伴虎,能忍受的在委曲中求存。不能忍的,辞官归隐,成为山林居士或江湖钓徒。代表者,属明朝的王阳明。他的组曲《南双调》可谓是上乘佳作(此略,因较长我另贴)。
可是他们在轻闲中也未完全闭上眼,一边做着风花雪月与怀才不遇醉酒浇愁的诗词,一边静观社会的动向,只要领导者或者皇帝一声请隐士的召唤,或者“三顾茅庐”,他们多半就会“感皇恩”重出江湖,为祖国,为上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 薛昂夫的(正宫) 《塞鸿秋》道的好: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无人与陶渊明作伴了)
我们不要笑他们的虚伪,我们自己有时也这样。如果某人突然给我来一封信让我参加中央的什么一个会议,我就没时间对着电脑瞎敲了。早换一身新衣服,再搽上半斤雪花膏,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到人民大会堂享受高级待遇去了。真的。
我们发牢骚,怀才不遇,实际是心理失衡的表现。没有看到自己是个普通员工,总把自己往领导层上靠,老觉得自己比某些领导高明。 忘记领导就是领导,没有能够让领导在我们员工的面前找到当官的感觉,而是平等的哥们儿关系,那怎么行呢?怎么能不吃亏呢?领导批评我们迟到,我们不应该反说领导也总迟到。
他迟到,他不会有感觉,我们迟到他才会有感觉。我们不要以自己的能力去要求领导,因为现在的领导由于工作的一贯性,大都变成了弱智痴呆型和贪财好色型的领导了。过高的要求领导是错误的。 要牢记,领导就是领导,群众就是群众,领导对群众有绝对的领导权,这样心里就平衡了,就少了压抑感和屈辱感。
领导和群众,都是一种职业角色,如同顾客和服务员,各是一种职业角色一样。每个人都同时充当很多的角色,就是在家里,既是父母又是儿女,又是丈夫或者妻子,还是女婿或者儿媳妇。每种角色都有其不同的角色规范和道德规范,他们经常与普通的民主和人权的权利相背离。例如对于服务员,顾客就是上帝。如果服务员和顾客讲人格尊严的话,老板就会叫他下岗。同样家庭里边也讲不了民主和人权,父母打孩子,夫妻吵架等,这都属于职业角色以外的范畴。 在单位就不一样,你必须遵守这个规范,否则你绝没有好运的!
但是,在职业角色以外,在下班以后,我们就是上帝了。我们可以找回自己的尊严,可以用钱来买享受,(和领导用权得到享受一样)甚至可以让服务员为我们跪着服务,此时我们也可以享受当王八蛋的感觉。爽。挣钱的时候要忍辱负重,花钱时趾高气扬。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左手得到,右手就要付出,今天得到,明天就要付出。享受了权利的好处,就难享受到友谊和温馨,享受尊敬,就要失去亲切和友好,等到失去权利,就会享受失落。在现在的社会,牢骚最多的往往是最革命的离退休的老领导。群众退休了,整天乐呵呵,在自在的日子里享受着夕阳之乐。可领导们就不同了, 他们总是不平,诅咒着世态炎凉,人情的淡薄,社会的不公。在已身为群众的现实下,孤独的在心里回味着昔日的荣耀。永远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变成了群众这个事实。而我们不会“享受”这种失落感,我们保持甘当下级的心态,心里总是乐观的, 你说对吗?。 鲁迅说过“冬天在北京街头拣煤渣的老太太绝没有石油大王赔本的苦恼......”。是的,平常人就有有平常人的心态。痛苦与快乐实际就是一种个人的心理感觉。 当官有他的快乐,也有他的苦恼,特别是一些贪官们,惶惶不可终日,警车一响,吓的浑身乱颤,多苦恼。
还是《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唱的好。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来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金钱忘不了,
终朝之恨聚无多,
聚到多时眼闭了。
感叹人生似梦中,
争名夺利闹轰轰,
蓦听鸡声惊报晓,
算来万事一场空。
我们当不了官,就说一些当平民的话,心理也平衡。阿Q万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