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威廉·福克纳的《好了歌》(二)

主题:威廉·福克纳的《好了歌》(二)
发信人: rockline(不系舟)
整理人: xiur(2003-12-04 16:00:41), 站内信件

威廉·福克纳的《好了歌》(二)


  “他害怕女孩变成女人”,这是有人对福克纳做出的评价。在《喧哗与骚动》中,这种观念的代表是昆丁,康普生家的长子,凯蒂的大哥。昆丁的生活同样围绕着凯蒂。他以妹妹为自豪,就象他以家族昔日的荣誉自豪一样。可是家族的荣誉正在一天天消退,因此他更千方百计要保住妹妹的贞操。他以崇拜的目光看着凯蒂一天天长大,他的心却一天天不安宁。昆丁是自私冷酷、常常无病呻吟的母亲的骄傲,然而昆丁却只有骄傲没有本事,他眼看着妹妹堕落,却无法阻止,只能靠折磨自己内心度日。他也是罗亭一类“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极其敏感,但是内心却很孱弱,总有一只懒惰的手紧紧拉住他使不知道该怎杨行动,他也只能用高傲的外表来掩饰自己。他自己不作为,却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妹妹身上,好像只要妹妹保住了贞操,家族就可以兴旺,自己家可以重现抓回荣耀。但是凯蒂先是与人乱搞,接着嫁了个蠢货,最后又与人私奔,于是昆丁只好自杀。
  《喧哗与骚动》的第二个段落,是昆丁的内心独白,几乎象班吉的一样错乱,而且更疯狂。班吉虽然是个傻子,可是他的内心是纯洁的。昆丁脑子里都是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的自我欺骗。昆丁对谁都无所谓,他只关心凯蒂。他冷冷地听着母亲的唠叨,愤愤不平地听同学吹嘘玩女人,可是他心里总是想着凯蒂失身的那一天的情景。他甚至想要向父亲假称自己与妹妹乱伦来阻止妹妹的婚姻。然而一切都没有指望,昆丁挽救不了妹妹的堕落,挽救不了家族的堕落,也挽救不了自己的精神,只得举枪自杀。

  贾宝玉也害怕女孩儿变成女人,“女孩是水做的骨肉,一嫁了人,沾上了男人的臭气,就变得俗不可耐了”。贾宝玉也迷恋女孩儿,“我死了,只有姐姐妹妹们为这我撒几滴眼泪,就随风化了,一生也值得”,这些说的有头有尾的话语,看似清醒,却比班吉听到有人喊凯蒂时的哼哼唧唧更痴迷。
  面对家族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无可挽回,贾宝玉象昆丁一样,一筹莫展,无能为力。贾宝玉也一样不能挽救自己痴迷的女孩儿。在宁府冲散茗烟和万儿的好事、见到袭人穿红衣的表妹的感叹、听到黛玉《葬花词》时恸倒在半山腰、为平儿理妆、为《五美吟》赞叹、为《桃花诗》流泪、鸳鸯的铿锵誓词、尤二姐的金逝、尤小妹的剑刎、晴雯的被陷害、对香菱的冷笑、迎春出家后在紫菱洲的徘徊......宝玉爱女孩儿,崇拜女孩,自轻自贱蒂贬低自己以加重天平另一边的分量,可是,他的手却象在梦中一样无论怎样使劲也伸展不开。和昆丁一样,他只会说傻话,什么也做不了。十戒说:不要不敢于做好事。昆丁没有做,社会环境允许他做,但他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贾宝玉也没有做,社会环境不允许他做,他也同样缺乏做事的精神力量。


  整部小说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写的,可是这个主要人物却没有自己独立的章节。《喧哗与骚动》中没有凯蒂·康普生的内心独白,只有其他人的言谈与思想不断围绕着她。凯蒂是个可爱的女孩,外表美丽,性格活泼,心地善良,关心别人。她之所以会堕落,不仅要问作者,也要问社会现实。如果现实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凯蒂不会堕落。如果现实中充满丑恶,没有理由指责凯蒂的堕落。
  凯蒂真心地关怀着家里所有值得关心的人,班吉、昆丁、老女佣迪尔西的心理,总是荡漾着她的音容笑貌。班吉总是说凯蒂的身上有一股树的香味,当凯蒂十四岁开始打扮的时候,班吉因为闻不到树的香味哭了。班吉也害怕凯蒂长大,也害怕女孩变成女人。而凯蒂却总有一天要从女孩变成女人。
  贞操,男性与女性谁更珍惜它?凯蒂不怎么珍惜它,但是即使在她破罐子破摔地准备嫁给一个粗鲁凶蛮的蠢货的时候,她心里也想着别人。昆丁没完没了地哀求凯蒂不要出家,而凯蒂却一遍遍恳求哥哥答应好好照顾班吉和父亲,不要把班吉送到疯人院去。
  凯蒂没有按着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所制定的规则生存,她以自己的堕落挑战男性的虚伪自尊,践踏男性痴心的迷恋,最后也把自己的身体碾压在男性社会的车轮下。凯蒂有没有责任维护自己的贞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凯蒂有没有责任维护家族的荣誉,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果男人需要荣誉需要贞操,那么男人的荣誉和女人的贞操需要男人自己亲身建设维护,妄图以道德建立一道栅栏去束缚妇女人只能是男人的妄想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