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rsearmor(马甲)
整理人: icecream(2003-11-15 22:53:12), 站内信件
|
海伦·凯勒生活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 中英对照)
海伦·凯勒生活的故事(中英对照)
种类:图书
作者:[美]海伦·凯勒
ISBN号:750021732
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版次:2002年10月第1版
印次:2002年10月第1次
页数/字数:308/200000
开本:850x1168 32
装帧:平装本
中图分类:美国文学(I712)
原价:¥20元
读本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一个蔑视苦难,战胜苦难从而创造璀璨人生的女性,你一定有要与之对话的欲望。
作者是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残疾人,但她凭着手摸可以认识周围的世界。她的生活兴趣非常宽广,读书是她最大的嗜好,她还会骑马,游泳,她喜欢参观博物馆,爱戏剧,靠手摸,她能欣赏古希腊雕塑的美。这部著作无疑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但作为励志作品来读意义更为深远。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雷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来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挑战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已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者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已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该书发表于1902年。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整整100年,今天当我们重读这部著作时,我们依然能发现其所闪耀的光芒——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书中人物所展现出的品质、意志、耐力等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给蒙尘的心灵以洗涤。
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难以体验残疾的痛苦;正如和平年代的某些人,居然希望有战争刺激一样。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当所有的假设变成现实时,一切已为时太晚,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出版此书的目的。
《我的生活》中国已经出版过多个优秀的版本,但大多数都已经没有再版了,读者已经很难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此外,海伦·凯勒许多著作也没有翻译成中文出版,人们对她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介绍。在综合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重新编译了本书,即将《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于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行汇编,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本书背景:
海伦·凯勒在1904年以优等学业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这部书是大学二年级时在她的英文教师查尔斯·唐逊德·柯普兰德和文艺评论家约翰·玫西的帮助和鼓励之下写成的。1902年4月起在《妇女家庭杂志》上分五期连续刊载,1903年3月正式出书。
她在大学二年级读书时才21岁,有人提议请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小姐合作写一本自传体的书,她开始考虑到学校功课太忙,没有时间写书,经过一番踌躇,最后才同意,并且开始产生了将来当个作家的念头。在往后的六十多年中她一共写下14部著作。
目录:
序
译者前言
1.跌入梦魇
2.小霸王
3.奔向光明
4.再塑生命的人
5.亲近大自然
6.挑战语言
7.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8.难忘的圣诞节
9.波士顿之行
10.海滨假日
11.山间秋季
12.北方的冬大
13.“我现在不是哑巴了”
14.《霜王》事件
15.参观世界博览会
16.驾驭拉丁语
17.在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
18.在坎布里奇女子学校
19.备考拉德克利夫学院
20.大学时代
21.嗜书如命
22.多姿多彩的生活
23.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假如我拥有三天光明
书信选择
编后语
The story of my lif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