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hiloz(Bim-Bam-Bom)
整理人: xiao_lun_xun(2003-12-12 20:19:34), 站内信件
|
在动物训练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条件作用。许多人常认为狗只是比较聪明的动物,实际上呢,科学家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许多不同的动物都训练到可以作出一系列复杂而奇怪的“高难动作”。无论老鼠还是猪,无论猴子孩子海豚……
简单介绍一下条件作用,希望对大家训练狗只有所帮助。
经典的巴浦洛夫(I.Pavlov)条件作用(Classcial Conditioning):
——外界刺激的联系
当年经典的试验是这样的,巴浦洛夫在一条狗的嘴巴上植入了一个小试管——可以检测狗只唾液分泌的情况。狗天生就有一种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见到食物(unconditioned stimuli, UC)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巴浦洛夫在每次给狗吃食的时候,把一个震动的音叉同时展示给给狗狗,几次之后,狗狗听到音叉(经过配对学习之后,变成了conditioned stimuli, CS)的声音就开始流口水(条件作用后的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CR),而不管是否有食物。
在这里:
音叉——〉没有反应
食物——〉唾液分泌
音叉+食物——〉唾液分泌
音叉——〉唾液分泌
方法:
1,Forward trace pairing
先展示音叉,然后展示食物。
2,Simultaneous paring
音叉和食物同时展示。这一个效果最强。
3,Backward fairing
先展示食物,后展示音叉。这一个效果最弱。
到此为止,你就教会了狗狗见到音叉就开始分泌唾液。当然这样的条件作用并不强,狗狗经过16次音叉+食物的配对后,另外的6次单独音叉——就可以把唾液分泌降到配对前的正常水平。然而24小时之后,当你继续不断展示音叉——狗狗仍然会分泌唾液然后慢慢听,则称之为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下一个24小时做同样的试验,狗狗仍然分泌唾液,和第二天差不多,只是数量更少。
还有一个概念叫做高次序条件作用(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可以让你把两个另一个刺激物和CS联系起来……比如在狗狗听到音叉就分泌唾液的时候,同时展示一个黑色皮球。几次配对之后,单独的黑色皮球(也成为了CS)也会让狗狗分泌唾液。
条件作用的形成可以很快,但是作用不强的话,会很快消失——不断的配对是最好的方法。换个角度,假如希望消除狗狗的某种反射,只要持续展示CS而不展示US就可以了。——假如狗狗听到你在门外的脚步声就不断乱叫影响邻居(其实这也是形成了的操作反射作用,需要的话可以用操作反射作用的方法来彻底解决,以后讨论),你大可不断让它听到你的脚步声而不出现、或者每天回家轻手轻脚突然出现。——简单一个例子而已,应用可以很多。假如狗狗特别害怕什么东西——而不知道原因(它自己的原因),很可能简单慢慢增加狗狗接触到这个东西的机会就好了。
施琴纳(B.F.Skinner)之操作反射作用(Operent Conditioning):
——通过因果关系的学习
(不是很好看吧?还想让我写第二部分么?——复杂许多不过可能应用面广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