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00do(帝国使者2)
整理人: swataoren(2003-10-30 19:12:35), 站内信件
|
软体动物简介
[ 作者:无 转贴自:无 点击数:141 文章录入:admin ]
在动物界中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柔软)种类的繁多,仅次于节
肢动物——现存生活的种类可能超过100,000种,迄今发现的35,000化石不计算在内。柔软
的身体表示了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因而称为软休动物。
这一形态差别很大的类群包括石鳖、齿贝、蜗牛,裸鳃亚目、
海蝴蝶、蛤、贻贝、牡蛎、枪乌贼、章鱼和鹦鹉螺属。类群排列从很简单的生物
到某些很复杂的无脊椎动物,身体大小从相当微小的到巨大的哈氏大王乌贼
。其巨大者身体长达12米,两条最长的触手伸出来可比其他触手长50米。
体重在225和270公斤之间(500和600磅)。有的贝类,栖
息于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中,长达1.5米,重225多公斤。但这是少数,所有的软体动
物中绝大多数的贝壳可能有80%小过5厘米。本门包括大多数不活动的、一些敏捷的和一
些极活动的无脊椎动物;包活食草的食草动物,捕食生物的食肉动物和以纤毛滤食的动
物。
软体动物的贝壳变化很大,非常美丽,并有利用价值,使得贝壳的收集在过去为大
众所喜爱。虽然很多收集贝壳的爱好者能把数百种美化了海滩的贝壳予以定名,但他们
对话着的动物是怎样产生这些贝壳的,以及对曾经生活在贝壳里面的动物,却知道得很
少。什么是软体动物呢?最简单地说,软体动物可以说是由主要的体块所组成,称为内
脏隆起,它被贝壳所覆盖,并出此伸出感觉和摄食的部分--
头部和运动的部分——肉足。它们是这些构造的基本组合不同的适应产生了各种式样
的种类,从而组成了这门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生态关系
软体动物见于很大范围的栖息地中,从热带列南北极的海,在海拔超过7,000米的
高地,池塘、湖泊和溪流小,泥地,不断冲击海滨的澎湃的浪中.以及浩瀚的海洋从海
面到800多米的深海。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海洋,表现出各种生活方式,包括海底摄食者,
穴居者,钻居者和远洋的种类。
根据化石的证据,软体动物起源于海中,多数保留在那里。进化多发生在沿岸,那
里食物丰富,栖息地多种多样。只有双壳类和腹足类迁移
到半咸水和淡水中栖息。作为滤食者的双壳类,是不可能离开水生环境的。只有蜗牛
(腹足类)才真正来到陆地生活。陆栖螺类的活动范围受其所需要湿度、隐藏所和土壤
中钙的存在所限制。
虽然有些软体动物能生活几年,但普遍生活史短,裸鳃亚目可能
只活一年;牡蛎可活10年,珠蚌属活12年,淡水螺活4—5年,枪乌贼属
活2年,巨大的乌贼活10年。
二、经济价值
这样一大群软体动物在某些方面对人类有所影响。多数软体动物可供食用。珠母钮
扣是双壳类的贝壳做的。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为美国大多数这类工业提供原料;
但供应量很少,因此需要进行双壳类人工繁殖。珍珠产生在牡蛎的贝壳中,有自然
的和人工培育的两种,而大多数海产牡蛎。则见于东亚一带。
有些软体动物是有害的。如掘穴船蛆,主要是船蛆属, 造
成木船和木码头很大损害。防止船蛆为害,码头领涂上什酚油或用水泥建筑。蜗牛
危害菜园和其他植物。除此之外,螺类为重要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兵号属
对牡蛎的危害仅次于海星。
三、软体动物的演化
软体动物开始于前寒武纪时代,从寒武纪留下连续的化石记载。软体动物的原始幼
虫很多仍然保留下来,这种幼虫是一种具有纤毛的面盘型
它和海产的环节动物很相似,说明两门之间的亲缘关系。某些软体动物的梯形神经系统
和涡虫类相似。可以想象,从扁平蠕虫状的祖先发展为两个主要的原口类群——没有分
节的软体动物和有分节排列的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分支。
以前我们学过的动物缺乏真体腔。有下面几种型式。腔肠动物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
具有胶质中胶层,物质的传递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扁形动物身体的空隙充满内中胚层的
细胞实质,这里需要一个更好的运输方式,即靠胃循环腔的广大分支和原肾管系统贯穿
全身。在纽形动物则是靠血管系统协助。
假体腔中的实质被海绵质或空隙所代替——假腔。器官浸泡在假腔的液体中,从而
使小动物获得一种便于内部运输的方法。因缺乏肠系膜,故器官散布于体腔中。假体腔
动物都很小——显然这种排列不适于更大的类型。
体腔动物的体腔发展成中胚层之间的一个次生体腔。体腔完全被中
胚层上皮所包围,称体壁围脏膜。在体腔内,不仅有着安放
思官的广大空间而且器官被肠系膜维系在原比肠系膜是围脏膜的延
续。器官本身被内脏围脏膜所覆盖。保证了器官的稳定排列,
减少挤压。消化道能形成更多肌肉,更高度地分化和更加多样化,而不会影响共他器
官,如心脏、肝或肺。
体腔充满体腔液,它的内表面经常有纤毛保持液体的流动,故
能完成其他重要功能。并帮助物质流动,如吸收的食物和代谢的废物、从一个地方流到
另一个地方。很多更小的体腔动物不需要其他运输系统。在具有血管系统的动物中,肠
系膜为需要传递血液到身体各器官的血管网状系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位置。
体腔也能起流体静力学的支架作用。环的和纵的体壁肌有拮抗作用,能收缩或放
松,以改变体腔掖的压力,因此使身体产生各种运动。
总之,体腔的发展肯定被认为是更大的发展和更复杂结构的奠基石。软体动物、环
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是体腔动物原口动物的三个主要门类。若干较小的无脊椎动物门、棘
皮动物和脊椎动物也是体腔动物。
特征
(1)身体面测对称(有一些种两侧不对称);无分节;通常有明显的头部。
(2)身体腹壁特化为肉足,变化很多,但主要用于运动。
(3)身体背壁形成成对的褶襞包围着外套腔,称为外套膜,外套膜能特化为鳃或肺,并分泌形成贝壳的物质(有些种类无贝壳)。
(4)表皮表面经常有纤毛,并产生粘液腺和感觉神经末梢。
(5)体腔主要退缩为围绕心脏的腔或生殖腺的腔。
(6)消化系统复杂;常具挫刮器——齿舌;肛门常开口于外套腔。
(7)开放式循环系统(头足纲很多是闭锁式)包括心脏(常具三室)、血管和血窦;在血液中有呼吸色素。
(8)气体交换由鳃、肺、外套膜或体表进行。
(9)一个或二个肾脏[后肾)开口于围心腔和常开孔在外套腔。
(10)神经系统包括咸对的脑神经节、侧神经书、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县神经索及真皮下种经丛;腹足纲和头足纲的神经节集中于神经环。
(11)感觉器官有触觉、嗅觉、味觉、平衡器和视觉(在某些种类),头足钢的眼非常发达。
---- 也许世事无常,也许红尘难堪。
只求风易往事,但望行空凡尘。
风舞轻花拂面易,行夜静雨看心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