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x_beer(四张机)
整理人: fangfang200(2003-10-22 17:02:25), 站内信件
|
把鞋脱了
周六我一般是去踢球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不过每次踢球回来都累得很,所以每次踢球回到家里都是躺在沙发上不想动。然后是抽支烟,喝几大杯水,手里拿了个电视遥控器晃来晃去。这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找一个不想动的借口。
虽然舒服的躺在沙发上尽情的享受着难得的慵懒,但总觉着有点不爽,时百思不得其解。
忽一日,如平常般踢球回来,躺下,抽烟,喝水,手里晃着遥控器。突然灵感涌现,动手把鞋给脱了,然后丢的远远的角落。微风吹过脚面,顿有清爽遍身,如释重负。豁然开朗,方发觉把鞋脱掉之后的畅意淋漓,似裸身畅游清波碧水之间,纤体轻摆,柔水轻抚,端得个和谐曼妙。
那球鞋本来在球场上是与我相依相存的,我少了它不行,它少了我也不行。我靠它满足运动及求胜的愿望,它靠我实现它的功能价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我的鞋子应该互相感谢,虽不至于惺惺相惜,但也相互感恩。
但回到家里,我不知道我的鞋子会不会恨我,如果它有思想的话,但我认识到是它阻碍了我的痛快的时候,我是有点恨它的,起码当时是这样。
现在想来,这种恨有点可笑。
之所以会造成自己的不痛快,并非是鞋子本身的错。错的反而是自己,如果自己不是那么死皮赖脸的还把鞋子穿在脚上,作为鞋子,它会乐意吗?我想它不乐意。因为它没有思想,也没有行动能力,当然无法摆脱这种现状。即使有再多的委屈,它也无法痛斥,更惶论通过法律程序去控诉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了。
当我们在感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生活的种种羁绊时,是否也想过,这种不如意,羁绊是谁造成的呢?是自己还是那双鞋子?
我以为,不管是谁造成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自己都撑握着一定的主动权。
总是埋怨生活的客观原因,把自己看得很伟大。实际上是少了一副看穿事物本质的眼镜,这种眼镜并非是有形的,而是藏于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一副,只是放大倍数不一样,清晰度也不一样。所以有的人看得清楚一点,有得人看得模糊一点。不管能看清的程度有多大差别,能把它拿出来去看,那就是一件幸事。
能看清楚是一回事,看出来去做又是一回事。
如果我知道是因为鞋子的原因造成我的不快,但是我疏于行动,最终我还是要承受着不快。
不需要鞋子了,那就把它脱下来,丢一边去。
如果觉得还需要它,就温柔的丢,并把它放好。
四张机
PS:管理也一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调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