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t.858(蓝色的眼泪)
整理人: tu__tu(2003-10-22 00:35:48), 站内信件
|
冷眼荧屏,忽然寂寞起来!
那个古哲人说献祭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内心完全净化的人所奉献的,偶尔出现在一个个人那里的那种献祭,或者少数几个很容易数出的人那里出现的献祭,另一种是大多数人的物质的献祭。然而,翻拣这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我发现我终于失了平常心,就像活在一个甜蜜的梦里。我的内心开始幻化美丽的幻想和红尘的痴恋,我不知道我每天的思念和渴望是否如境花水月的空无,也不想知道。我期盼着在某一个心灵里面出现和我契合的献祭,即使只是一个梦,我也愿意不朽的不醒。但我错了,当坐到这里,突然之际仿佛有某种感召降临魂灵的喧嚣,这几天的喜怒便如过眼云烟,无奈的成了或许美好的可供凭吊的追忆。
我知道多数人对自己所遇到的事情不假思索,即使遇到教训之后也还迷迷糊糊不大了解,虽然他们自以为了解。优秀的人宁愿取一件东西而不要其他的一切,即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我虽不是优秀中的一粒,但我将用一生去保持我内心的完全净化,平平淡淡,荣辱不惊。抵达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的境界。
我也会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去期望和寻找自己真实的生命和灵魂的意义,但我明白这是一种在尘世未有穷期的探索,因此我会用一颗平常心去临界。寻找的意义其实是寻找的过程,因为我们为那一点点意外的收获,必须做艰苦的努力。“找金子的人挖掘了许多土才找到一点点金子”,这句话触及到我们一种心情或者说一种愿望,这是一种劳作奋斗的愿望。因为这里令我们亲切的已不是“一点点金子”,而是“挖掘了许多土”。我们在这种寻找中其实是寻找一种自我,我希望在我的墓志铭上可以写上“我寻找过我自己”。但我们也应该记住那个忘了道路通向什么地方的人,记住那个忘路者、迷失者或者恸哭而返者,他也毕竟寻找过他自己。
无知和谬误主要是出在价值判断上,这种价值的差异表现于他们所追求的东西的价值差异。多数人对幸福、快乐、纯洁、享受的理解存在着偏颇。猪在污泥中取乐,在污泥中洗澡,家禽也都在尘土和灰烬中洗澡。驴子宁愿要草料不要黄金。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许多人向神像祷告,这正和向房子说话是一样的。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神灵和英雄。他们不知道,凡是在地上爬行的东西,都要被神的鞭子赶到牧场上去。(赫拉克利特)所以,精神的愉悦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句话应该浮出水面,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航标。
人人都禀赋着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思想是人人所共有的,但现在很多人都仅仅满足物欲的生活,他们盲目自足,他们不思索不反省自己生活的意义,尤其是不了解真理还“自以为很了解”,我恨这种愚蠢,我更恨这种甘于愚蠢甚至以愚蠢自傲。我认为他们至少应该掩盖自己的无知,“掩盖自己的无知要比公开表露无知好些”。每一个人都应有一个认识、反省和思考的“干燥而芳香”的灵魂。但人有沉重无奈的肉体,肉体的生命总是渴望快乐之源。但灵魂给了我们肉体性格,“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如果我们想要自己或自己所爱的人幸福,当性格尚可改造时,我们不妨去培养那种我们认为会有助于这种幸福的性格。当我们性格已不好改造,我们也可以认清我们的性格,从而在遇到挫折时至少不太怨天尤人地抱怨环境和命运。我正进行着这种性格的改造,但是在灵魂“干燥而芳香”的前提下!
写到这里,我真的寂寞起来,因为大多数人对我上面所写的感到晦涩甚至有点儿神秘。但我相信,这是因为你们在漆黑的荒野里碰到一个声音对你们说话,你们不知道谁在对你们说话,听到的有些话也好像没头没脑。等到天明你们看清了说话者,就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的人,一个也许和你们一样在思想的旷野上踌躇的不眠者,你们放心了,夜里说的许多话也好理解了。黑暗有光明做担保,有些晦涩的话有明白的话做担保--担保这不是胡说!
然而,终于想起献祭,我要寂寞下去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