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hm(老丫丫)
整理人: juhm(2004-06-17 17:28:16), 站内信件
|
21世纪,科技、时尚、信息相互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internet给我们的传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拓宽了,知识面扩大了,而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还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黑板上种庄稼的现象仍在继续。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师,本身对计算机不熟悉,学习难度大。语文教学离网络较远,网络中如何写作、它的格式、语言有哪些规范还是一个“法律滞后”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来改变或加入使网络有序的“警署”。
一、网上教育的优势
1、在全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网络教学成了阻止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2、开阔视野,缩短空间和距离,增加信息来源,加速知识的更新和传递。
3、增加了交流机会。
在传统课堂上,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参加各种讨论。尽管在班级之间会有交流,但在一个课堂上,只有不到10%的交流机会。即使导师再有本事,他所做的90%也只是信息传输。但是在网上授课,老师们不再需要满堂灌了。原来讲台上的圣贤将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他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而不是在某个科目上指指点点。
4、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健康。
老师不必用粉笔板书、教师和学生都能少吃不少粉笔灰,减少矽肺发生。对学生、老师的健康都有好处。(当然,我不是说网上教育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
二、开设“网络写作”课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网络写作的规范和网文创新已经是一个越来越紧迫的课题。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设这样一门课,正是由教师的创新引领学生创新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写文章. 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我们需要竭尽全力去肯定学生能力,去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2、解决学生阅读的问题。
我们的阅览室、图书资源有限,网络资源丰富、正可以开发利用。网络文学已经改变了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也会改变学生阅读的习惯,还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3、使“无序”变“有序”。
我们的学生比教师走进网络早,应用网络语言比很多教师要多得多。教师不懂网络语言就没有办法指导学生的正确运用。而无序的网文泛滥给互连网带来了大量的垃圾需要清理。
学生已经走进网络了,我们要急起直追,赶到前面去。要么,就又是一个教育滞后了。
4、充分发挥网络多功能的作用。
E-mail、FTP(文件传输的网络服务)、信息搜索、信息及时交换。资源下载、网上教育、网上音乐、电子书屋、电子邮件、网上求职、了解国际、国内高科技动态等等。
工科学生不仅仅要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还要能用文字介绍、总结自己的作品,还要能够在网上自我推销。
5、教学相长。
网络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许多传统型教师无法接受这个变化。尤其是语文教师,过去没学过计算机,重新学习需要时间和过程,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是最快捷的成熟途径。
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仅是传授什么知识、通过怎样的途径让学生接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并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花结果。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三、“大语”与网络时代接轨
网络时代的“大语”教学的变革最集中体现在教与学四要素的转变上:
1、教师: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帮助者,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获得技能;
2、学生: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吸纳者,即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学习;
3、教材:课本内容由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以课本为纲自主地学习,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容,而几十年一贯制的教材已经远远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后面;
4、教学工具:各种媒体由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设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如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验等;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
大学语文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应该是初、高中的补充还是继续?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大语”阅读是重要的,“大语”以外还有《应用写作》。一直以来我们的写作是有形的,是可触摸的,也是规范的。甲骨文、竹简、青铜器、陶器、娟帛直到蔡伦发明了造纸技术,我们的知识、文字才延续至今。如今网络有了虚拟文字,出现了网络文学。网络写作的不规范是所有网络人共知的事实,我们应该做点使网络逐渐走向有序的工作。
四、网络写作讲什么:
目前尚没有网络写作教材可寻,但网络文字、网文已经产生。
1、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常用语汇;
2、网文写作的基本规律;
3、网络写作的种类;
4、网文体例如何划分;
5、网文的应用写作等等。
总之要讲的内容很多很多。
五、开设《网络写作》课的难点:
1、无教材。
《应用写作》、《大学语文》都有前人总结的经验成果,有现成的教材、参考可参照。而《网络写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在教学中总结,需专人编写实用、适用的教科书给学生使用,也给教师们参照。
2、无教师。
因《网络写作》的全新,尚无专业教师从教。这就需要对原《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教师进行培训,在干中学、在学中教、在教中总结。只有教师完全掌握了网络写作的规律、技能,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写作。(对“大语教师”短期培训,是因为“大语”教师有指导写作的基础,再学习能迅速、快捷)。
3、无课时。
因这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根本不存在。理、工大学中的《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课时尚不能保障,《网络写作》课时怎么增加就是个问题了。建议各年级的第三或四学期,或在《应用写作》中增加《网络写作》章节,增加20-30课时为宜。
4、无资源。
网络教室利用尚不充分,目前只有计算机课和与计算机关联密切的科目在计算机房、网络教室上课,网络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网尚不健全。《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网络写作》课的开设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这就需要学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合理安排网络空间。
突破《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可上、可不上的局限。增加《网络写作》还是我们的设想。但看到《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是大学生在文化教育、写作能力、素质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而《网络写作》是今后大学生必备的能力,那么《网络写作》课的开设一定为期不远了。
(该论文已经通过学院审核、主题词和内容提要已经翻译成英文,即将在国际交流的院刊上发表)<img src=null alt=null>
----
■■■■■■■■■
■长 春 信 息 港■
■北国之星BBS■
■ 朝花夕拾斑竹 ■
■ 老 丫 丫 ■
■网易发言专用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