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他山之石>>[影评]《向左走.向右走》︰杜琪峰—誰聽了不覺驚訝?

主题:[影评]《向左走.向右走》︰杜琪峰—誰聽了不覺驚訝?
发信人: twinsqq(AngelBlue)
整理人: marco_0708(2003-10-16 17:58:39), 站内信件
我還以為你只會睇金庸及古龍… 
一早睇晒,睇晒喇。 
我還以為你只會睇金庸及古龍… 
一早睇晒,睇晒喇。 

就算講近代小說及書籍,也估不到你會看幾米? 
事情其實是這樣的。是一次巧遇,就像《孤男寡女》一樣。(按︰杜琪峰一次無意中聽過廣播劇〈孤男寡女〉,才想到要改編成電影)。我有位朋友看過【向左走.向右走】之後,覺得幾得意,就將書給我。書到我手,又點有得還?那本書一直給擱在我處,直至一次執屋,看看有那些東西可棄丟,結果發現了那本書。我隨手揭揭,揭完又放低。諗了一段時間後,我發覺將這本書發展成一部電影也不錯。 

那時我根本不知道誰是幾米?幾米又有幾巴閉?老實講,我好少留意近代的作家,現在睇書也是睇一些舊作家的作品。 但這本書能夠給改成電影的素材很少,也很虛。的確很少。睇中這本書正因為它夠簡單,也因為有共鳴。一座大廈住了一男一女,一個鍾意向左走,一個鍾意向右走 —— 點解?世間上有很多事情,一解釋就無謂。我正是覺得書中一些角色習慣、插圖及事件,因為沒有去解釋而製造出浪漫。 

這本書給予我很多想像的空間。如果照足原著去拍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可能拍出來的會變成一部「特別」的電影,所謂「特別」,即是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少了商業性。 

改編時你特別保留了原著那些精髓,而加入了那些自己的東西? 
在改編方面,韋家輝是主導。我們有的共識是既然我們打算改編這本書,那書中的東西我們都會盡量保留,但作為一部電影或一個愛情故事,戲劇的起承轉合以及張力是必須要有。而影片的訊息是希望觀眾懂得珍惜現時擁有的東西,因為錯過了,可能一去五年、十年,又或是一世。 

原著經常提醒讀者日期及季節的轉變,在電影中這種時空標記重要嗎?是否在景物及造型也跟足原著? 
在影片中不太重要。書中的世界四季分明,而且季節轉變是被經常運用的素材,但在亞洲地區,季節的轉變其實並不明顯,同時我們在拍攝時亦要考慮在場景設計能否做得到。季節的轉變在影片中也會有,但不會如在原著中佔很重要的位置。 

要跟足原著其實無可能,因為書中設計的世界幾歐陸化,在亞洲攝製的話其實很難跟足那個世界。其實我也不想跟足原著的美術設計,但我希望影片跟原著有種聯繫,就是觀眾看到某場面時,會感覺到那就是原著中某插圖。 

「幾米」兩個字會不會是一個負擔? 
個人而言,我並不覺得「幾米」這兩個字在香港會令到票房數字特別高,或者特別低,「幾米原著」不會是吸引香港觀眾入場的主要因素,就算是「金庸原著」,也要看是由誰去拍,誰去演?在歐美地區,原著作者的吸引力可能行得通,但在亞洲則不同。我反而覺得看過這本書,喜歡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會有興趣看這部電影。 

你會如何形容此片跟其他愛情電影的最大分別? 
近年用這種靜一點的形式去寫愛情電影比較少見,通常會用一種誇張的方式,就如我的《孤男寡女》及《瘦身男女》。我跟韋家輝都希望《向左走.向右走》不要太誇張,不要大動作,情是逐少逐少滲出來。 

為何選金城武及梁詠琪擔任主角? 
很多人以為是因為《心動》,但這是錯誤的諗法。金城武適合演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是他不似這個地方的人,不似台灣人,不似香港人,有小小似日本人——對觀眾來說,是抽離的,就像插圖中的人物。92年及96年我分別跟他在《東方三俠》及《兩個只能活一個》合作過,今年再合作,發覺他在演技上進步之大令我嚇一跳。而梁詠琪雖然能力仍然有限,但我跟她合作過,覺得她是一個有心機演戲的人,我特別喜歡這類演員。 


----
QQ:85564724
我唔O系人,我O系神,我个名叫E神~~~!!!!! 
1 
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