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武术与搏击>>世界搏击>>空手道>>空手道攻擊

主题:空手道攻擊
发信人: new_shock(无式·白发魔神)
整理人: yxguojz(2003-10-15 14:19:47), 站内信件
         空手道攻擊
                               
    全接觸? 半接觸? 不接觸? 

       七段師範 王博正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book.gif

在上圖這一本"物理馬戲團"談論古典力學的書裏邊,P12有一段是這麼說的:

在空手道的道館裏,老師教導我們攻擊對手的時候,不論是正拳、前踢或手刀,在進入對手身體幾公分的深度就要停住。
這和街頭打鬥不同, 街頭打鬥的時候我們往往一拳打到底。
這兩種打鬥技巧,何者傷害較大?

該書在P13的答案是這樣寫著:

一拳到底的打法造成的傷害比較小.因為基本上,他等於在"推"對手。
至於空手道的正拳,力道集中在對手體內幾公分的深度,因此是在拳速最高時和對手的身體接觸,造成的傷害最大。

噫!!! 怎麼跟我們以前的想法不一樣??
         


      老版主想問大家一個笨問題: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judo2b.gif
就像上圖一樣,您被摔在水泥地上比較痛?
或被摔在道館的海綿墊比較痛?

您一定會說:
『當然是被摔在水泥地上比較痛!!!
地板是硬的,海綿墊是軟的, 連這個也不知道?』

可是為甚麼呢?
(不要用那種眼光看著我,我早就知道您也搞不太清楚)

"、※@#...????? "
     
                      
          我們又來問一個假設的問題:

一輛失控的汽車撞上一個水泥牆和撞上一大堆乾草,結果會不會一樣?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Crash-Car-.gif

如果車子動量的變化在短時間完成
(例如由100牛頓秒變到0牛頓秒),則衝撞力大。

結果:車頭全毀,您還活著算您祖宗積德!!!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Good-Crash.gif

如果車子動量的變化延續一段較長的時間,則衝擊力道會比較小。

結果:不但毫髮未傷,您還可以開著車去約會!!! 



另一個問題: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Pounch.gif

1.您的對手衝進來時,挨您一拳? 結果:(鼻樑被打斷,在醫院躺三天)

2.他在後退時,挨您一拳? 結果:(臉皮微紅,還問您"吃飽了沒有?")


以上這些就是所謂"衝量"(impluse )的問題。

甚麼是衝量"(impluse )? 

衝量"(impluse)是衝撞力與作用時間的乘積. 換句話說:

衝撞力(牛頓)=衝量(牛頓.秒) / 時間(秒) ,衝量(impluse)等於動量變化。

也就是"減低衝撞作用力的時間"欲愈長,衝撞力(impluse Force)就愈小。
(例如要讓衝撞力由100降到0所需要的時間)

假設您用空手道打穿式全接觸打法,那麼敵人的肚皮到背部,可能就會像是一塊大海棉墊, (有一種氣功就是利用這種物理原理),如果再加上挨打的人被您重拳打飛出去,那就會更像上圖綠臉的拳手,挨打時頭往後擺, 對方的力量就會被卸掉一部份。

這樣您應該知道為甚麼"物理馬戲團"這一本書說以前傳統空手道比賽用的IPPON SHOUBU"半接觸打法",它比較可怕的原因了吧!

目前世界空手道連盟所採用的"不接觸的打法"主要是希望將空手道推入世運會及讓空手道修練者練習更精密的自我Control(控制)技術。

在實戰時,如果您沒辦法再打深三、五吋,由"不接觸的打法"變成"半接觸打法",
那老版主建議您再好好練習距離感,這表示您對距離控制的技術還沒練得很成熟。

這種衝撞力的道理,也經常被摔角選手拿去應用。
當他們被摔落時,一般先借由大面積的體表先著地(例如整個手臂或足臀..等),
以分散衝撞力量。
也藉由肌肉的放鬆,讓衝撞力分成一系列較小的衝撞力, 從腳、膝蓋、臀部、肋骨到肩膀,依序撞擊地板,來延長衝撞時間。
也就是降低衝撞地板的力量.再加上擂台是特殊設計的,彈性很好。有厚海綿墊的功用,
甭為他們擔心 。

汽車的安全氣囊,也是利用這個原理作成的。

 

再看看其它例子: 您撞過球嗎? 在老版主年青的年代裡,去打撞球是要跑給教官追的!!!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Hit-Ball1.gif

打撞球時,抽桿打法:(即類似打空手道在桿子撞到紅球中心那一霎那,將桿回抽) 會產生像上圖一樣的紅球撞到灰球後,紅球在撞擊點停下不動,灰球帶著 很大的能量,飛射而出。(半接觸打法)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Hit-Ball2.gif

推桿打法:將球桿直推出去不拉回,則紅球撞擊灰球之後,跟著灰球往前跑
與上圖的抽桿法球速與力量差很多 。
老版主建議您到撞球檯前仔細觀查一下,最好親手下場試試看。
(打穿式的全接觸打法)



如果您認同這種說法,以後大家就可以不必再爭那一派打的拳較厲害。
武術派別沒有好壞,最後還是"萬流歸宗"的!!!
其實自己的修為才最重要!!!
那一種打法較厲害? 也不必太計較了!!!
•打來嚇人(因為可以像李小龍一樣,把整個人踢飛出去):全接觸打穿式打法 。
•要真正傷人: 半接觸打法。
•比賽或跟朋友打爽的:不接觸的打法。 
或者行有餘力,上述的這三種打法都練好,也就"一兼二顧,摸螺仔兼洗褲"了。不是嗎?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HuaTou.jpg
順便告訴您一個醫學上的秘密----人體中,以頭骨的前額部最硬!!!
但是人體也有些部份是經不起打的,一般所謂的"鐵頭功"恐怕只能練在前額部。
要注意的是:
您的對手在實戰時,一定不會像木板或瓦片那樣,杵在那兒不動等您來打。
相反的,別人在反擊時,打的恐怕不是您最硬的前額部,而是您最脆弱、
練不起來的太陽穴與後腦部。
               
      
  『老版主!!您老先生怎能講得那麼肯定?』


哈!!!老版主是腦神經科醫師,主修頭部及全身神經、血脈及肌腱肌肉,如果搞不清楚,
老版主就沒得混了!!!


任何人,如果後腦被您的上段(不管那一種)迴旋踢或後鉤踢,輕輕一碰到, 保證會"頭暈目暗"。

西元2000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世界空手道決賽裡,一位法國黑人選手就用了一支很漂亮的腳背迴旋踢,輕輕踢中與賽非洲選手的後腦部。 
結果是:
非洲選手被抬著出去!!!!
法國選手嚴重犯規,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冠軍夢碎!!! 
幾分鐘後,他自己也被架著出場,原因是過度悲傷而無法自主!!!
        
                                             
  如果您問:

『老版主!!!你怎麼知道得那麼清楚?』


哈!!因為當晚老夫很不巧剛好在場,而且就坐在最近的位子看!!
不相信您去調調看看誰有那捲錄影帶!!!就知道老夫所言不假。

上段踢的準確度與速度,,是比踢擊的力量還重要一些些!!!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momentum/MawaKick.gif


----
神 与 你 同 在
http://www.swords-n-stuff.com/s-art/vacia/004-vc.jpg
http://www.swords-n-stuff.com/s-art/vacia/004a-vc.jpg
Sword of the Crusades

Blade length 27", Overall Length 34 1/2", Weight 3 lbs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