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热门游戏>>传奇>>随笔☆涂鸦>>转载精选>>韦氏中庸观(8错的一篇文章)

主题:韦氏中庸观(8错的一篇文章)
发信人: wangzixue0513(紫雪)
整理人: muyikeke(2003-10-11 14:44:47), 站内信件
中庸是儒家思想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儒家思想的火炉中锻造出的一件利器,是儒
家修身的极至。
    什么是中庸?
    就是择其两端用其中,处世、待人、接物把握到最恰当的那个“度”,它既不
“过”,又不“不及”,是“恰到好处”,“最好”。如:
    你要吃饭,吃一碗还饿,吃三碗就撑得难受,而吃两碗正好;你要喝水,刚开的水
太烫,放了半天的太凉,开后放一会儿的水冷热正好;人造地球卫星的离心力小了,卫
星会引落地面,离心力大了会飞向宇宙深处,以既不落地又不飞失为好……
    这两碗饭,放一会儿的开水,不大不小的离心力,就是中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是世界观,是方法论,它涵盖着万事万物。
    “温而不厉,威而不猛”——这是待人的“中庸”。
    “小钓而不钢,戈不射缩”——这是待物的“中庸”。
    “师也过,商不及”——这是评价人的“中庸”。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审美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辨证的,它的前提是承认物质世界是变化的,对立双方是相互依存
和转化的。 
    韦小宝不知“中庸”二字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儒家创始人孔子是干什么吃的,至
于修身养性这些让许多读书,人所追求的东西,他可是一概而不知了。
    可韦小宝办事有着他的“中庸”观。这小滑头小恶不断,但不失大节;狡诈奸滑是
实,有情有义也是真的。
    韦小宝这样对皇帝说过:
    “对皇上是忠,对朋友是义,对母亲是孝,对妻子是爱。”
    这是韦小宝做人的原则,也是一种自我评价。
    韦小宝对朋友讲义。在茅十八口中则成了“忘恩负义的狗贼”,“出师卖友的小汉
奸”。
    韦小宝“对皇上是忠”,确是忠心耿耿,犯险救驾、舍命保君,其例很多,但也打
一点儿背躬,夹一些儿花帐。
    韦小宝对母亲是孝,也送过银票,也常常念及,毕竟是孝思可鉴,孝行无多。
    韦小宝“对妻子是爱”,曾爱得如痴如呆,如疯如魔,千挫百折而不改其志,然爱
博心劳,见异思迁,亦将爱情与淫纵相混同矣。
    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地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要怎么干,也没有规定不要怎么干,只要
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么干。
    韦小宝自然不知道孔子说过这样一番话,他正是“没有规定要怎么干,也没有规定
不要怎么干”,自己觉得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干的想法,总能准确无误地把那柄削铁如
泥的剑,刺入对方的心脏,然后撒上化尸粉,让对手彻底从这世界消失……
    “中庸”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那条路,“中庸”是正中靶心的那支箭,“中庸”是
不焦不生恰到好处的那种火候。
    韦小宝总爱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成“什么马难追”,把皇帝说成是“鸟生鱼
汤”,直到最后也没改过来。
    这几句话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半傻半痴,半奸半滑的人物。也成了一个人人都觉得
可怜的人物。
    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皇上一上来就把他杀了,那是大大的好事。他们恭维你是什么鸟生,又是什么鱼
汤,奴才也不懂,想来总是好话,听着可开心得紧。”
    康熙一怔,随即明白,哈哈大笑,道:“原来是尧舜禹汤,你爷爷的,什么鸟生鱼
汤!”他想尧舜禹汤的恭维,韦小宝决计不会捏造出来,自不会假。

    其实皇上错了,这确是韦小宝捏造出的。
    韦小宝正是用自己的无知骗过了不少的人,他才偷袭成功!
    韦小宝没武功,有武功的人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却是杀人的好手,连那十二名有一
等一功夫的喇嘛也死在他手下;他没有文化,一段从说书人那听来的故事讲得茅十八这
样的人物也心服口服……
    韦小宝也许正应了“大道无形”这句话,或者是疱丁手中那把“游刃有余”的刀,
或者自然界中的一种虫,他吃进什么树叶,身体就随之变成这种树叶的黄色。
    这种干什么都不着一点痕迹,不惹眼,不招风的人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算是
一种有威胁性的人物。
    韦小宝行事有一种很浓的“中庸”风格。如韦小宝被天地会用枣桶装去,正逢天地
会缺一个香主,内部人士争得不可开交,陈近南收他为徒,并封韦小宝他为香主化解他
们的内部矛盾。
    韦小宝知道师父并不喜欢他这徒弟,至于这香主,也是“过河抽板”的事,只不过
利用利用他罢了。
    但韦小宝不吭声,欣然接受。在神龙岛当上白龙使也与在天地会当香主一样,也是
“过河抽板”的事,他一点不满的痕迹都没有,就装着糊涂。
    “装糊涂”是韦小宝的拿手好戏。为什么装糊涂?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
太透彻,却又对个个缘由无法争辩和解释。倘若解释争辩了,更生烦恼,手足便糊涂,
寻求逃遁之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确实有很多事情不能太认真、太较
劲。做人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手。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
忍受点委屈,也值得。
    韦小宝的“中庸”观,怎么不是这样呢?可惜他不识字,要是识字,他一看孔子这
文章,定会大叫“英雄所见略同。”
    孔子中庸思想的前提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强调了“和则生
物、同则不济”,即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才能成物,如果失去一方,事物便不能
成立。
    君主与百姓,失去一方就不成其国,但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像夫妻二人,谁也
离不得谁,却又常发生各式各样的矛盾。
    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解决事物在发展常态之下的矛盾,使矛盾的双方关系和谐发
展。
    当然,当事物发生突变,脱开常态时,中庸之道则也是无能为力的。如韦小宝用刀
刺入或人家用刀刺他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中庸是好药,可治百病,但治得了病不一定治得了命,到了命将归西之时,好药也
是无能为力的。




----
 http://city.6to23.com/autopostimg/2003815233922183238147.jpg
http://bbs.cniti.com/attach/450744117-6-embed.gif
 就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蔷薇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有甜蜜的忧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