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思想中版』>>个人文集>>个人文集A-M>>ξ lmazi(Keco)ξ>>小事一桩

主题:小事一桩
发信人: lmazi(吕 大)
整理人: icecream(2003-10-12 11:16:10), 站内信件
                               小事一桩
                                 吕大

    在《开学随想》的结尾,我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本文是我唯一的针对无聊的事情而写的无聊的文字。”我万万没有想到,然而,我确实还不料,也不信当今的知识分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过去的知识分子是抱负远大的,动辄就要治国平天下。当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文人不爱国,那不是河清有日了吗。所以,让他们使劲爱去吧。只要他们不要拿咱们老百姓开涮,不要对我们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他们自己一点也不牺牲尽牺牲咱们老百姓,就行了。要不然,那就与“妹力”无异——把老婆搁在家里不管一心往阿妹身上用力。
    但是,不幸得很,库伯定律又一次发生了作用——凡事只要有可能朝的坏方向发展,就一定会朝坏方向发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那么一位读书人,立下了宏伟的志愿:大丈夫当扫天下,何事一屋?此公后来天下扫得如何,本人不得而知——咱是粗人,没文化!但是,他小人家的屋子,确实是像被一个歇斯底里的人刚刚扫荡过了一样。有他父亲的话为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样过了多少天,这样过了多少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知不觉,人类就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曾今有多少人为之欢呼和跳跃,“二000年的母校&家乡”之类的征文搞得铺天盖地。现在,它终于来了,则普天之下的读书人,又要为之山呼万岁,大动干戈了。其实,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无论哪一天都是会来的,就像吃了饭要拉屎一样。
    话说到了二十一世纪,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呀还是那个山哟,河呀还是那条河;碾子还是碾子,磨还是磨;你还是原来的你吗,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我从龙洞出来,来到河南,进了中山大学附中。在这里,完成了新旧世纪的交接,目睹了一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某些作为,委实大开眼界,灵魂为之震撼。几十年如一日的观念终于发生动摇――我本来是属于顽固不化那一类的,信奉但丁。
    诚然,我来此地还不到一年,还无缘迎来送往;而某些知识分子又异常坚挺,全不似扬鞭催马送粮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更不似偶尔露峥嵘,拿了一个房门钥匙就杳如黄鹤的脑电。就在这短短的六个月当中,我非常荣幸地感受了那些知识分子读书人的宏愿。为此,本人轻抬闰土一般粗壮的大手,从我那二两文化中,挤出了一篇《开学随想》,投给了《中国青年报》,后来又投给“中山大学校报”和《羊城晚报》,当然泥牛入海。
    那篇东西主要是不希望中山大学开学——或者,我们这一栋楼上的研究生们永远不要开学。因为他们不开学,我们还可以正常生活;他们一返校,我们就无法生存了。这些文化人,可能都是立志要拿诺贝尔奖的,所以,大约全部成了闻一多的弟子;不然的话,何以把卫生巾等物品往便池里扔呢?明明知道会堵住下水道,还是丢!丢——丢——丢……只图自己方便,不管他人死活!二000年九月底开始堵,秽物倒涌,天天水漫金山!上去交涉过,请人来通过。仅仅三个星期,又堵了!我们只好塞住不用。如此一直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开学以后,没有倒涌;二月十三日,又开始倒涌了——以此宣告:研究生文化人高级知识分子回来了!我们又只好堵住不用。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终于挤出了那篇东西。
    二月二十七日,我们学校又请人来通。这一次,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把便池敲掉,把管道里的东西全部清理出来——当时,我看到那些东西,感到有一点诧异,故立此存照,以俟观人风者考据。那一堆东西计有:钢筋条两根,一尺多长;内裤两条,巴掌大的那一种;连裤袜一条,塑料袋两个,衬衫塑料衬领一个,卫生巾无数个&条,还有一些难以辨认的东西。
    三月一日,终于全部搞好。此后的几天,畅通无阻。每如厕,压迫冲水,哗然响然,干干净净,令人好不心情舒畅!然而――
    然而,这一次,只保持了十一天!是的,11天。三月十二日,又堵了!我赶忙告诉学校。总务郭汉强主任满脸堆笑:我也没有办法了。
    连他也没有办法了?我还能怎么样——我宣布投降!是的,除了向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文化人、高级知识分子投降以外,我们无话可说,别无选择。
然而,我还是不平。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大事情,也就是一个卫生习惯问题,我不知道有没有必要上升到道德或者修养水平的高度。要做好也不难,完全就是举手之劳而已矣!
――然而我实在不能明白,为什么这些文化人就不愿为之呢?或许是不屑为之,那是下人做的事?每天下楼的时候,顺便就带下来了;而且出门路边就有垃圾箱。每天至少下楼两次呢!
    曾今听说,北京有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很多同学方便之后,不冲便池。校团委在厕内写上标语:举手之劳 何乐而不为。结果,依然如故。不仅如此,还有学生对标语进行断句或修改,其一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其二是:举手淫之劳,何乐而不为。
    由是观之,这种事情,绝非中山大学仅有。那么,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替他们担忧,耽心他们以后也许似乎可能会嫁不出去——他们抢手得很,或者找不到工作——他们决不会屈就,或者生活不幸福——他们已经幸福得近于痛苦了!也不必耽心大陆的文明进程。促织都能进化,变成诗人,这些大知识分子不变成精才怪呢!
    秦皇朝气数将近之时,有一个武夫说过一句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爱就一个字,他只说一次。那一次就救了一个人的命。那个人创立了一个空前的大帝国。那位帝国的创立者,后来也说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大知识分子都不想治国平天下了,所以,把那位开国之君的话丢到下水道里去了;反而对那位武夫的话铭刻于心,身体力行。古人之修身齐家,也被研究生们连同四书五经和礼仪廉耻一起,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吧。——那简直是一定的。
然而,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希望我和我的子孙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学校是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地方,高等教育是全世界层次最高的教育。享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们,从整体上来说,无论如何,应该具有最高程度的道德水平和修养水平,而不仅仅是拥有高深的文化知识,也不仅仅是拥有高超的工作能力和享受能力。否则,任何一个社会,决无进步的可能和希望。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教育是令人欲说还休的,家庭教育也处于半缺席状态;因此,学校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还得兼负大部分本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我以为,既然二十世纪末我们的政府向全国人民提倡文明礼貌用。鉴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以先在部分省市或行业或部门搞起,特别是文明程度高,基础比较好的地方或单位——比如,高等院校,特别是像中山大学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又地处经济繁荣的广州市。争取早一点使得该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们的行为举止,不要同他们所受的教育相去太远,不要同这所海内外著名的重点大学的声望和形象太不相称。不然的话,就不仅仅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乏善可陈了。人们也许要问:广东的持续性发展,能够延续多久;广州市能否建成一流的国际性大都市。
    徐匡迪先生说:“我可以进口中高级人才,但是,我不能进口市民!”切记切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