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1986818zam(野草)
整理人: 2sinxcosx(2003-10-23 19:55:38), 站内信件
|
我们在纽约太空物理研究所召开了一次会议。我在会上说,“在我们得出最后结论之前,我们还应当考虑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如何给“因为内引力而完全坍缩的物体”起个名字,因为每次用“因为内引力完全坍缩的物体”这一冗长的名字后,你就会觉得必须它太长了,就是在那时我把它的名字改成了“黑洞”。
从那次会议起,约翰·惠勒造的“黑洞”这个词突然在世界开始流行起来。全世界的学者,无论是俄罗斯,美国,英国,还是其他地方的学者,都知道用这个名词时它所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不仅如此,有关概念也开始在普通民众之中开始传播,甚至科幻作家也开始谈论起“黑洞”来。
当巨星收缩时,它的引力变得极为强大,连光线也无法逃逸。任何东西都无法逃逸的区域叫做“黑洞”,黑洞的边界叫做“事件视界”。诗人但丁在谈到地狱入口时曾说过,“从这儿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这句话用于事件视界也非常合适。
在宇宙的漫长历史中,一定有许多恒星燃尽了自己的核燃料后坍缩了。单单在我们的这个星系里,就可以看见大约1000亿颗恒星,但是黑洞的数量可能远比这个数量要多!还有证据表明,在我们自己的这个星系中央就有一个非常大的黑洞。
朋友们问我,“如果黑洞是黑的,你怎么会看到它呢?”我回答说,“你去过舞厅吗?在那里你是否看到过那些穿着黑色晚礼服的男士与那些穿着白裙子姑娘们在起翩翩起舞的情景?当灯光变暗时,你只能看到姑娘们,假设姑娘就是普通的星星,而男青年就是黑洞。你看不见黑洞,就像你看不见男青年一样。但是姑娘们旋转的舞姿使你确信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使她们在旋转。”
1973年前我的工作是从事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在我与乔治·埃利斯合著的《时空的大尺度结构》一书中对研究成果作了总结。甚至在当时我都已经感觉到写字很困难。所以往往在头脑中形成图像,通过这些图像进行思维。”
我记得有一次我到霍金和简夫妇在剑桥的家去做客。晚饭后该是霍金上床睡觉的时候,简坚持要他爬上楼梯,霍金也默然同意。我想他们每天都是如此。我忘记了那是几层楼梯,当时霍金已经不能行走,他上楼梯的办法是用手使劲抓住楼梯扶手,用胳膊的力量把自己拽上去。他从一层爬到二层要用很长的时间,非常艰难。简向我解释说,这是他锻炼身体的重要一项,为的是尽可能地保持他动作的协调性和体力。开始时看着他那样痛苦的样子真是令人难受,后来我明白了,用他自己的双手上楼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自己说,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觉得这话也对。萨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如果知道明天上午你就被吊死,你头天晚上的思维会极为专注。”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如果像他健康那样安静不下来,我认为他是不可能这样从事研究工作的。当然,即使如此,我也不能说谁得这种病就是一种运气,但是这种病给他带来的不幸可能比其他人要少些,因为这使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科学上的问题。
---- 动物和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动物是我们友好的伙伴。当我们的伙伴受伤时、哭泣时,充满爱心的你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广州绿色论坛欢迎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