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挚爱慈亲>>亲情似海>>慈母情深>>2003年的精华文章>>我母

主题:我母
发信人: offishlove(三突出)
整理人: chenjr(2003-10-11 22:54:12), 站内信件
 
    母亲一生生有二男一女,我最小。哥是很幼小时就夭折了,我没有见过,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里只有母亲、姐姐和我三人。因为父亲与母亲离婚时我才六岁,而在那之前我们娘母三人早就离开家乡在我母亲工作的地方----西昌生活了,与父亲没见过几次面。父亲与母亲之间其实只剩下一张随时都会撕破的纸,他们之所以没有离婚只是因为父亲一直不同意把我和姐姐的户口迁出而已。 

    母亲想离婚,但舍不得我和姐姐,如果户口迁不到单位上,她是无法抚养我们的。为了把户口迁出来,母亲从单位到家乡,从家乡到单位,这上千里地不知跑过多少趟,但父亲一直不答应给户口。母亲后来常说:“那时候成天想户口,有时做梦都梦见户口迁来了。” 后来,因为我父亲屡次因政治问题入狱出狱,再加上与一个患难之交有了感情,暴出了桃色新闻,两边单位都同情母亲,在大家的帮助下父亲终于同意离婚,并同意把我和姐姐的户口迁到妈妈所在的单位。 


    回想那段日子,母亲总会万分感慨。小时候她总是对我和姐姐说:“你们要记住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长大后一定要报答他们。” 她有一个小本子,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许多好心人的名字,以及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她时常忆起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到西昌时的一个情景,当时我还在吃奶,母亲不能带着我跑那么远的路去那个陌生的地方,便把我交给她的一个侄女。母亲因舍不得我,哭个不住,我那表姐抱住她说:“大孃,你放心地走吧,草原人民再苦也有边啊,我一定会带好弟弟的。” 母亲每说起这句话眼泪就会掉下来,我深深感受到那时那刻她的痛苦与感动。 


    母亲爱我,我也一样深爱着她。有段时间,母亲为了回家乡办户口的事,便把我带上,临走时因为带上我不方便,就暂时把我留在奶奶家。这段时间并不长,但于我却好象没个尽头似的,真希望母亲明天就来把我接走。那时候在我脑子里只有母亲的影子,一天到晚都在想她。 

    那时我上一年级,每天放学都要经过镇上的标志性建筑----石拱桥,每次经过我都会站在穹顶上方的桥边,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影,每一次,我站立的时间都是那么长,因为我以为那些山的后面就是西昌,我母亲工作的地方。有几次我甚至想一个人往那个方向走,我根本不知道西昌有千里之遥。有一次,我沿着河水走了很远,天快黑了,才往家里走,走一阵,在河边石上休息一会儿,望着流水发呆。后来大了,听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及“巧者劳而智者忧”这样的名言,我便确信我的多愁善感与爱思考的特点是从那时培养成的。  

    那时,我在镇上的小学上一年级,同桌的女生叫袁英。(因为转学,本已该上二年级的我又重读一年级的第二册书)。那时,我算术总是零分,语文也只是刚刚及格。老师指着袁英对我笑着说:“你考得不好,要多问问她”,我不明白她什么意思,老师说:“要找原因呀!” 同学们都笑了,以后见了我,就让我去找袁英。老师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在不久后她终于知道了。那天考试时,我趴在卷上忽然又想起母亲,便遮着脸悄悄地哭起来。老师过来关切地问,为什么不答卷,我说“我想妈妈”。老师没有强迫我答卷,下课后她找到我奶奶,对她说:“这孩子太想他妈妈了,最好能让他到他妈妈那里去上学。” 可能是老师的话提醒了奶奶,妈妈探亲的时候奶奶就给她讲了许多我如何相信妈妈的事,我母亲听得伤心得了不得,临走时便又把我带回了西昌。  

    也许奶奶并不是真心感动于我的可怜,只是想让我早些离开他们罢。我记得很清楚,奶奶一家对我并不好,而且我们在思想感情上甚至是有冲突的。有一次,我奶奶在吃饭前突然振臂高呼“打倒XXX”(XXX是我母亲的名讳),我的爷爷和几个姑姑们好象一下子注射了许多兴奋剂似的,也高呼起来“打倒XXX”。在场的人还有我的姐姐,她也喊了。她比我大两岁,也比我聪明灵活,她知道必须与奶奶他们站在一起,才能被宠爱。我太犟,就是不喊。奶奶说:“谁不喊,谁就不要吃饭。” 我心想,不吃就不吃,就用沉默与她对抗。饭还是给我吃了,但这么愚笨的孙子当然是不会因为正直赢得宠爱的。长大后,我知道我的母亲与他们不是一派的,而且他们之间关系一直不好,才会出现前面出现的闹剧。  

    有时候,我确实会因为自己的倔犟吃不饱饭的。  
    有一次,家里吃汤圆,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我四姑给我捞了四个,我很快就吃完了,但我却不敢说,只是端着空碗站在四姑面前。四姑问:“老实人!(在那条街,因为我的沉默寡言很早就得到了这个诨号),你还吃不吃?”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怯怯地说:“你说呢?” 她怪笑起来,喊道:“我说你不吃了!” 我放下碗,便走开了。出了门一路上我没有哭,只是去了河边,坐在石头上,想,想了又想,想了许多,但又不具体是想一件什么事,又象是想了许多事,但不是仇恨,可能更多是悲伤和自怜。  


    到了西昌,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娘仨每月只靠母亲十八元的工资生活,其拮据窘困可想而知,如果那些年不是单位的照顾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我们真不知如何才能度过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在母亲工作的城市里,我们娘母三人能守在一起,不象过去那样千里阻隔,大家都觉得很快活。我觉得在我的一生(我还没有死,但现在我爱这样表述)中最快乐的就是在西昌度过的童年时光。  

    在西昌,有许多爱我的叔叔阿姨,他们帮助过我们。在西昌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我爱青翠的泸山,碧波荡漾的邛海湖,爱热闹的西昌城,爱我们居住过的山坡。后来,我对别人说起家乡都说是西昌,因为西昌在感情上更让我喜欢、热爱。  

    母爱的伟大,我觉得最了不起的是她的绵绵不绝,经久不磨,在我的一生中母亲的爱就象不断奔涌来的海潮,周而复始,虽倦不歇。有言曰“大爱如天”,用这个词来形容母亲实在是非常恰当的。 

    母亲为了我上学近一些,不至于在路上遇到偷汉人小孩的老彝包(当地人对彝族人的称呼),她在林学院附小的老师们面前不断哀求,让他们收下我,最后急得哭出来,还要给人家下跪。 

    母亲为了我的学习不被打扰,尽量不让我干活。母亲后来调到建筑单位,到处流动,我和姐姐也跟着常常转学,有时因为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学制不同,我和姐姐被迫多上一学期。我们母亲常为这事感到内疚,觉得耽误了我们,所以能不让我们做的事都不让我们去做。 

    我当兵了,她担心宁夏的天气我是否受得了,而我则每每只给她说些好的以免她操心,而她却总是不相信总是寄这寄那来,我没有办法只好一一改下,大多数东西都放在仓库里,后来复员后又带了回去。 

    我上越南前线了,母亲更加挂念,她对她的基督教信得更真了,天天为我祷告。她还每天早起跑步,人家问她为什么想起来锻炼了,她回答说:“现在年纪大了才知道身体的重要性了。” 后来姐姐告诉我,妈妈锻炼身体是为了我,她怕我受了重伤,没人照顾。一听此话,我感动得当场便流下泪来。 

    回到地方后,我工作、学习、结婚、生子,甚至直到现在我已进入中年的时候,母亲的爱都一直伴随着我。如果要把母亲为我做的事大致列举一下的话,我恐怕不知道这篇文章会很长很长,而且我知道即使写得再长再多也写不出母爱的万分之一。 

    生我养我,终日劬劳,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以我之顺逆为顺逆,以我之苦乐为苦乐,如此大爱,唯我母亲所有。母爱,源于自然的本能,“厚德载物”,为而不恃,实在是最伟大无私的一种感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