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insqq(AngelBlue)
整理人: znevar(2003-09-11 13:00:40), 站内信件
|
不是說演員是一件商品,但畢竟他或她都有一個存在價值,而這個價值是跟市場對應的。我不能確定當初皮膚黝黑、身型又比較嬌小的朱茵,擁有甚麼其他人沒有的特質,但無線電視台就是招攬了她。91年,朱茵在兒童節目中亮相,早過她在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畢業,亦早過她憑畢業作《赤腳走公園》奪得92年演藝學院之最佳演員獎。不過在娛樂圈這個凡事都務求計算準確的地方,一點「模糊」都不能容納,所以《強姦2制服誘惑》誘出朱茵的sex appeal之後,她就順應民意將這個形象發揚光大。上年自資出版寫真集、近日又推出排山倒海的瘦身廣告及話題劇《男女字典》。
這樣的朱茵,市場反應應該會持續向好,但入行已經十二年了,又怎會不渴求變化? 表象之下她一直靜靜起革命。去年的《2人三足》,就純以演技面向觀眾,雖然勵志的劇種局限了觀眾,票房實收只有662,375元,但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朱茵。今年又來了一部《心寒》,穿著性感做驚懍片scream girl本來是十拿九穩,她卻以近乎沒有化妝的樣子出現。這樣的她顯得殘弱,卻牽引到我們進入角色的不平衡世界。 你會怎樣理解「突破」這個字眼? 人們認識了你,對你已經有一種既定感覺,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框框,你都要在那種既定感覺裡面,說服別人,說服自己。
你在《心寒》的突破,是劇本、導演或是你自己主導居多﹖
一開始,導演就問我:「茵茵,這個角色要不漂亮的,你..可以嗎?」我回答他:「好!最緊要是這句!」透過這個不一樣的朱茵,觀眾才會產生恐懼感。
你的角色是無辜捲入靈異事件的人,還是肇事者﹖
一切是無辜地開始。我演的角色跟吳鎮宇是一對面臨分手的夫妻,我為了挽救兩人之間的感情,連工都辭了。後來我們遇到一次意外,靈異事件就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吳鎮宇是個工作狂,只有我一個孤單、無助地面對。我腦海不停出現幻覺,我以為是意外留下的後遺症,但情況越來越嚴重,我甚至變了先知,在幻覺裡面看到未來會發生的事。
你會怎樣界定這部片﹖ 驚慄片﹖ 懸疑片﹖ 恐怖片﹖
有驚慄成份,但我說它是懸疑壓力片。我的角色是自己一個人去面對靈異事件,透過節奏的控制、表情的表達以及眼神,觀眾會感覺到角色的失落、無助、心靈的黑暗,她亦開始出現一些神經質的行為。觀眾會有壓力,一邊看一邊會替她擔心:「慘啦,慘啦,她又有事發生啦!」說到鬼片/壓力片,我最喜歡貞子第一集(《午夜凶鈴》),看完之後我久久不能平復。我覺得松菜菜子演得很出色,電影的氣氛營造亦很成功。環顧全世界的鬼片,日本應該是最成功的,日本的文化很獨特,就算不是鬼片,有時都會令人很不安!西片方面,我就喜歡《驅魔人》(The Exorcist)。
除了跟角色同步經歷靈異事件而生出恐懼感之外,還有甚麼元素令觀眾不安﹖
我未知電影會配上怎樣的聲效,亦不排除電影會有很多驚嚇鏡頭,但我覺得鬼片見到鬼反而不恐怖,最令觀眾毛管直豎的是那種氣氛。
電影向來被認為是「邪門」的行業,拍戲的禁忌多多。(開鏡切燒豬拜神、做死人戲要收利是等等是例行公事)。拍《心寒》這類片有更多特別禁忌嗎﹖
我是百無禁忌的。
因為你是虔誠基督徒,有很明確的宗教信念嗎﹖
我是「入信」的,肯定鬼怪、魔鬼的存在。不過跟這些沒有關係,我接拍這些電影一般都不會感到恐懼。我遇到的反而是情緒問題。今次的劇情是講我好無助,晨早我就要開工,拍到好夜先收工,第二天又是這樣,我失落的情緒根本舒緩不到。在片場就算跟其他人傾偈都是圍繞這部戲的,沒有傾茶餘飯後的話題。演這部戲我覺得精神上很累,要用上比其他戲更多倍的力量。
你怎樣形容對手吳鎮宇﹖
我做戲向來都要對手配合。我跟鎮宇合作過三部戲,他是一個我很欣賞的香港男演員,他給我的意見可容性及可取性都好高。他幫我分析角色的心境變化及有關對白,我們的投入性好高,可以說去到合一的情況,場場戲我們都沒有放過。
有沒有想過可以憑此片得到獎項﹖ 話說回頭,朱茵又需不需要它來肯定自己的演技﹖
我也是世俗人,怎會不想﹖ 不過這些事都是好虛飄渺的,控制不到的。
唱片、寫真集也是自資出版的,會不會有天自行製作自主的電影作品﹖
想當然有想過,但應該是距離我現在很遠的事。製作一部戲跟製作一隻唱片不同,劇本很重要,正如它的名稱是「一劇之本」,還要有演員的配合,以及一個能夠有能力帶觀眾進入另一個空間的導演。
資料來源︰電影雙周刊—香港 (撰文︰直子)
---- QQ:85564724
我唔O系人,我O系神,我个名叫E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