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jz(水牛)
整理人: icecream(2003-09-06 14:31:00), 站内信件
|
到广州也很久了,台风却经历不多,今晚杜鹃来了,也唤起我对家乡台风的思念。
家乡近海,多台风,记事时起台风便已经是家常便饭,台风预报经常有,而且都是上重量级的台风,十一二级是很经常的。于是在台风来时的防备措施有许许多多,家在四楼,防台风的具体表现就是木门(那时没有防盗网,就一扇门,一把锁,阳台的门就没有锁)的里面紧关了,顶上(那条插进门柱上的铁条叫什么?)之后,再用两条扁担,一条在外面,一条在里面,对木门做双保险,中间用一条坚固的绳子连起来,紧急地顶在墙上,这样猛烈的台风就吹不倒木门了。门保险了,可雨水的防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足够的麻袋布袋塞在阳台门跟水泥地之间,保证室内的不渗水。台风来时,那呼呼做响的风声,听着很是刺激。
台风过后,空气十分新鲜,至于损失,当时少年不知愁滋味,也没意识去了解有什么损失,只知道空气新鲜的连树叶的味道也特别浓,因为那是被台风刮倒了的树、刮断的树枝所发出来的,能不新鲜吗?那时是八十年代,路两边特别多树,比较多的椰树倒比较少,倒的那些树叫不出名字。只是田野(那时水泥路很少,县城也不例外,从县城到农村,只须跑步十分钟。)的小草、野花丛所在地,简直是绿的流油,难怪毛主席说:“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可能就是台风之后的作品。
然后又是欢欢喜喜去上学,去学校的路上积了到膝盖的积水,课室里一片泥泞,同学们在上课时或者下课后,唧唧喳喳地交流台风过程的心得体会。下课后拿着自己做的用大头针或者铁条磨细整弯搞成钓钩的形式后到湖边去钓鱼,到树上摘果。可能下课归来还是有些零散的小雨,到家后又听到妈妈的责备和勒令马上抹干身体换衣服,然后等待来年台风的再来...
台风近年来却是越来越少了,离开老家这么多年,怀念台风,或者是想念家乡、怀念往事的另外一种感情。人到中年后,这个怀旧之情更加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