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xguojz(静\思)
整理人: yxguojz(2003-08-27 23:39:18), 站内信件
|
发表: 2003-06-28 15:35:17 人气:1000 楼主
[转帖]广州咏春亲历记[阿甘]
广州咏春亲历记(一)
[ 阿甘 2003年6月23日,阅读人数133人 ]
这段日子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我终于来到了广州,有机会跟牵牛叟师兄学咏春了。
牛兄是难得的好教练,我从他这里学到了实用的拳技,了解了一些误练的弊端,及对武术的客观认识,每天晚上,我和行者(陈立峰),冰镇风铃(田宾),杜伟一起在牛兄的指导下练拳 ,黏手,对拆。基础训练阶段,一般要学习标撞马,撞山锤,射拳。然后就进入了小念头的学习。接着就可以学习基本的黏手和对拆,牛兄告诉我,套路是熟悉正确得手法动作,黏手和对拆是将手法以实用的形式体现出来,让你明白手法在实战中是应该怎么用。这样套路中就更能明白正确的动作要领,黏手对拆动作很简单,但要学好却实在不容易,开始黏手时,我做不好正确得手型及归中要领。练不了一会手臂就酸的抬不起来,可师兄们练很久都不会累,开始我以为是自己耐力差,但牛兄告诉我说,并非力量问题,而是我没做好正确的放松,力量都内耗了,放松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我耐心的磨练,认真的体味放松,在几位师兄的引导下,我基本上掌握到了黏手放松的要领,手臂不那么酸了,但对拆训练要把力量应用到近似实战,再快速的动态中要做到协调放松就更难,目前我还没掌握好,还要加把劲。
除了练这些,还有抖大杆等功力性训练及打木人桩,还有心意拳的训练,往往从晚上七八点练到深夜十一、二点,每天练的浑身酸软,骨头象散了架一样,早上又要很早起床上班,实在累的慌,但我一点不觉得苦,相反感到很快乐,能学到真功夫,再苦再累都是小意思。
上星期,佛山的蔡师兄邀牛兄去佛山,我们打算见面后再去拜望伦佳师父,到了佛山,草师兄临时有事不能陪我们,于是牛兄直接带我去师父家,一路上,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要见到伦佳师父了,这位叶问宗师的早期弟子,培养了不计其数咏春高手的佛山隐士,慕名许久,今天总算要见到了,正想着,已经到了,是一栋很普通的旧住宅楼,谁能想到会有位咏春高人就在此居住呢。
牛兄敲门,出来开门的就是伦佳师父了,一位瘦弱的老人,满头白发,步履略显蹒跚除双目炯炯有神外,很难看的出是位武林高手,更象是位退休的文职老干部,牛兄向师傅介绍了我以后,又询问了一下师傅得近况,伦师傅已是八旬的老人了,现已无力再教徒弟了,前阵子身体不太好,最近才恢复了,只是腿有些不灵便。接着牛兄吩咐我练小念头让师傅指点,我答应了一声开始练拳,一开马,刚出手,师傅就说了句话,(由于师傅不会讲普通话,说的粤语很难懂)我听不太明白,牛兄向我解释道,师父说我头要上领,目光向前看,我这才意识到以前练拳我老是习惯性的垂下头看着自己得手。打完日字拳作到四方消手,师父又矫正说要手护中线,注意放松,作到圈割手时,师父站起来,告诉我手拍的位置不对,应斜斜的拍向侧方,并且让我打出一拳,然后用我刚才的错误动作拍在我小臂内侧,告诉我如这样的话,我便有机会曲臂变肘打进来,然后他又打了一拳过来,把我得手放在他的大臂内侧,告诉我这样敌人得手就进不来了。然后我接着练,师父又提醒我目光要朝前看,这次我听懂了:“如果晤往前,人家打你你都(目第)晤到拉。”我用普通话说了一遍,表示我听明白了,师傅抬头看着我问:“你能听懂广东话吗。”我笑笑说:“一点点。”练到扦手时,师傅站起来让牛兄示范,让牛兄抓住他得手示范说,如果手直出直收,就无法解脱了,正确的动作应该是滚出滚入,手臂应旋转,我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我又练刚学的寻桥,练到双手双出双入的动作时,师傅叫我停下,说我手收时不应往身体拉,应是往下的,并让牛兄打了一拳,示范用手截压住他得手桥,作了一下我刚才回拉的动作,表示这样会将敌人的拳引到自己的身上,也让我体会了一下,想不到师傅这么大年纪,桥手力量还很强,我接着练下去,练到转马时,师傅提醒我双脚步距小些,以免不灵活,直到练完收势,我看着师父,等待最后评价,师父看着牛兄一笑:“基本上差唔多。”
接下来我们又和师父聊了些别的,得知最近有个加拿大的鬼佬每天来这里学,并且和师父商量了下下个星期师父会买来录象带把咏春拳拍摄下来,牛兄说会拿来制成光碟,得知师傅还未吃完饭,我们不走师傅不会直接吃,于是我们起身告辞,约定两周后再来。回去的路上,牛兄对我说,我练的还不错,大体上都正确,只是个别动作,总算没白努力。
2003.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