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xguojz(静\思)
整理人: yxguojz(2003-08-27 23:37:46), 站内信件
|
上星期六下午,我们四人去佛山,因田宾与陈立蜂的学习内容差不多了,可以学习八斩刀和六点半棍了,在咏春门中其他内容可由师兄代传,但刀棍一定要师傅亲自传授,宛如结业证书,从此咏春门多了两位弟子,实在羡慕他们,我虽没到学刀棍的时候,但我绝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去看看,长长见识也好,下午六点来钟,便到了佛山,见到师父后,我们一起去吃饭,下楼时,发现师父的步伐清健,看来最近身体状况很好,路上师父问我们是否都在广州,田宾也大致介绍了我的情况,我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对师父说:"我係安徽的,我以前係自学的。"师父笑着点了点头…
吃饭时,师父向我们解释了一些问题,田宾问师父伏手时按伏对方桥手的方向,师父告诉我们说,既非向前,亦非向下,而是斜45度向前下方,发拳要放松打出,不要紧张僵硬,并且演示了小念头中按手一弹,可以钩手用腕击敌下颌,(后来牛兄告诉我说,这个训练其实说明来留去送的,腕顶仅是举例…
饭后,我们跟随师父来到拳馆,再一片住宅小区中,一个以楼梯夹缝构成的小空间,只有几平米当中竖着叶问祖师的照片,下面挂着两对八斩刀,寒光夺目,两边各有一个条幅"伦老咏春传正统,佳徒华夏振雄风。"正以伦佳师父的名字开头,在这狭小得空间却摆着许多武术权威组织得锦旗:香港咏春体育会,法国咏春搏击会,大圣披挂门,李锦容七星螳螂门…两边是国内外许多咏春同门与伦师的合影。右边一个木人桩,桩身已有开裂,看的出有很多年头了,牛兄说,这狭小的空间和木人桩,也不知磨练出了多少咏春高手,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看了以后伦师开始授艺,首先教陈师兄六点半棍,师父先练了一遍,丈把长的棍,师父使起来还是圆活轻灵,六点半棍动作不多,以枪棍为主,(类似枪法的中平枪),开始陈师兄老记不住,因为几个动作差不多,难以分辨,后来牛兄告诉他要点,其实就是四方挑拨当心枪,这样一来,有规律可循,练了好几遍,陈师兄大致明白了,然后开始教田宾练八斩刀,八斩刀也很简单,其实就是标指,会标指就会八斩刀了,牛兄也说过,任何器械都可以拳法表现出来的,刀法基本就是斩,扎,标内外杠刀的组合运用。
学完了刀棍以后,田宾提出和师父练一下黏手,,于是两人开始练,当田宾变变拦手时,师父以摊手一托,转马一带田宾的桥手,就把他带出去了,大家发出惊叹,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还有这么敏捷的身手和力量,实在难得,然后我也不能错过,能和师父练一下黏手一定会得益不少,师父笑着答应了,搭上手,师父提醒我伏手要留出与身体一拳的距离,不要贴身,一贴身就瘪了练着,师父膀手向前一封把我的拦手压住了另一只手,然后连续的往我中线标马出拳,一直把我逼到了墙角,老人平常行动缓慢,一动上手竟是如此的敏捷。然后我们回到了原位,继续黏手,我做膀手,师父微一转马,一手一伏我肘,然后做了上下两个底掌,表示这时可以攻击我的肋和面部,接下来我们又练,练着练着,师父给我施加了一个向前得力,我微微对抗,稳住身形,不料,我突然感到向前的力量消失了,我重心有些向前倾,就在此我还位来得及调整身形的时候,师父猛然又给我一个向前的助力,我立足不稳,扑通,两手触地,栽到地上,大家一阵惊呼,两个师兄赶忙扶住我,因为空间狭小,我的头差点撞到墙上,(当时我是出于礼貌,没有发出对抗力,同时也想看看师父的发力有多大,果然不同凡响,后来牛兄告诉我,即使当时我稳住身形,师父也会一变拳打我咽喉的)时间不早了,我们快该走了,但陈立峰也不肯吃亏,也要和师父练一下,搭好手,师父说,我现在可以打你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大家仔细看了一下,原来陈师兄的伏手没有归中,然后师父比了一下,用小念头的动作直接打进他腹部,陈师兄的反应和腰马力果然很强,师父连用几个变手,陈师兄居然都化解了,然后师父用了刚才摔我得手法,陈师兄也立足不稳,被带出一步去,但比起我来要好多了…
我们把师父送到楼下师父坚持不要我们送他上去,大家只好就此告辞,目送老人自己上楼。回去的路上,天已很晚了,可是大家还沉醉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见到伦佳师父的精妙手法,实在是太幸运了。牛兄告诉我们,几年前,师父的发力非常强的,师兄弟常被他一举手打出老远去,他打木人桩时,渗透力很强,象钉子钉入木头的声音一样,因为后来几次开刀做手术,年纪大了,功力才逐步有些减退了…
2003.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