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uozedi(企鹅先生)
整理人: icecream(2003-08-26 15:55:58), 站内信件
|
大约出自农家使然,对于灯红酒绿的闹市喧嚣,摩天大楼的炫目挤压,几乎有一种本能的厌倦。我更喜欢故土的林野田园与那淡淡泊泊的山水,我一直以为,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少一些世俗状,多一些清新质朴与宽厚的芬芳。待我有机会更多地游历于名山大川,峡谷湖泊,喷泉飞瀑,林莽草原的时候,我更确信,寄情山水,确有陶冶情操,荡涤灵魂的功效。
近年来,世俗心、功利心日见淡泊,这也许是年逾不惑之故,我却更愿将之归于山水的陶冶、大自然的恩泽。我去过崂山,当我奋力登上崂山极顶狮子峰,只觉眼前豁然一亮,好一世外洞天!只见奇石嶙峋,古木参天,绿树白云间隐着飞檐古刹。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慑使我失声叹道:“惟此山可成仙,成仙非此山!”我的影集上,便有了题为“登此山方知确有仙,仙即人,人亦仙”的存照。
几乎是那一刻,使我幡然顿悟:世人之所以屡有烦恼,大抵由于参照系错位所致。在人们自处的时候,在其还没有读懂个人在万亿年历史演进中,在博大无垠的大自然中的位置的时候,其人性的弱点与劣根性使然。当他直面大自然,以历史为参照,才会顿悟其渺小与有限,从而参透自己在社会历史、在大自然与生活中的位置而洒脱而豁达而宽厚起来,常悟此理,便会对生活有一全新的看法,我常常得益于此。
在号称“东方夏威夷”的海南牙龙湾,我则感受到另一种叫“勇敢”或为冒险的滋味。那是一片绵长无垠的蔚蓝色海湾,朋友租来摩托艇,这是一叶长不足两米、宽一米、独人驾驶的机动小舟。因从未驾驶过,上艇时便连连将艇扣翻,几次折腾后,刚刚顺手,那小艇便一头冲向茫茫大海。时已暮色沉沉,大海一片寂寥空旷,惟远处小岛在暮色中隐隐可见。孤舟闯夜海,虽身着救生衣,一旦艇翻,大约只有喂鲨鱼的选择了。也奇、也曾后怕的是,彼时竟毫无恐惧,开始还只在近海沿岸往复,渐至兴起,禁不住突然加大油门,那艇便箭一般劈开黑沉沉夜幕,向远海射去,雪白的海浪花似雨帘环成一道屏障,如暮海上的一道白光与闪电。岛渐近,岸渐远,海浪如黛色的群山,疾速扑来,掠空而去。油门加至极限,那艇直在浪尖上飞驰,那份刺激,那份快意,实为平生之仅得,至今尚时时激动不已。
游历山水,寄情大自然,是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须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修养,才会真得其趣,否则,只会有“我去过了”的经历,甚至是“长城只不过是堆乱砖头”之类的失落,那可真糟踏了山水。最好要粗知一点关于古代建筑、园林、雕塑、书法的艺术,方能触景生情,深切感受山山水水出神入化之神韵,民风民俗积淀之蕴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欣赏中提高品位,净化心境,得到美的享受与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