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oriamos..(Jill Belmondo)
整理人: xiaoyu8326(2003-08-25 14:48:28), 站内信件
|
大家比较习惯的线条处理方法应该是将钢笔稿扫入电脑后选定黑色区域然后制作路径--填充路径。
这样处理出来的线条很光滑放大后也没有明显的锯齿,而且显著好处就是这样可以把黑色线条从底稿里分离出来以方便上色。
当然这样做的不方便之处也有...那就是制作路径的时候很可能无论怎样设定容差处理出的线条都无法完美(数值变化的精确度低),个别地方很陡,而个别细小的地方会消失掉。然后只好选出比较好的结果,修改路径...处理完以后再填充黑色(够折腾人的)。而且这个制作路径处理出来的线条往往太过于“死”,要不就是某些地方过粗,要不就是某些地方细的几乎看不到,如果遇到原稿本身就线条复杂而且带有草稿的风格,那出来的效果.....-_-|||||||,这种办法最适合的就是处理活泼可爱的Q版之类的稿子。
消灭锯齿并不是必须的,即使操作过程中发现线稿有锯齿等完成了后改小图片根本就看不出来这种问题,而且如果300或者400分辨率扫入,原稿尺寸就够大的了,根本不必放大到能看到锯齿的大小操作。朱卫强的投稿漫画也没见他有处理过线条的痕迹,都是高分辨率扫成灰度格式,然后哼哧哼哧开始各级灰度往上画(而且这家伙太恐怖了,彩稿作图根本不分多图层,底稿上建立一个正片叠底的上色图层就得,我晕。ME:万一哪步画错后悔的话怎么办?朱:我重画。ME:......-_-|||你应该姓牛的。)
看下面的一张小练习,点击放大,根本没有改过线条的嘛。
回正题,回正题。象上面说的如果直接底稿上建立正片叠底上色图层是可以,但是会出现浅色和深色重叠的部分会变色。故意要这样的效果或者已经习惯了能抓住感觉还好,但如果并不想要这种效果的话那就麻烦了,把浅色图层样式改成正常,则颜色又会连最下面的底稿也覆盖上.....将重叠的多余颜色清除。这样的图层如果有三四个或更多,恩恩。。。。
那么换个角度想,改底稿算了。先把底稿的锁定状态取消了再说吧。扫入底稿然后改色阶这些都是老一套了。底稿被系统定义成锁定状态。
先在图层栏下的底稿层上双击,弹出属性对话框,点击“好”,回去后发现底稿的锁定状态取消了(为什么我不知道,某次偶然发现的)。
这时候在底稿层上用橡皮,会发现背景被定为透明,而原先的纸色和线条都被定为在透明图层上画的内容。
新建一个图层,把这个图层放在底稿图层下面,将底稿图层样式定成正片叠底,然后以后的东西都在底稿下面画吧。
无论几个图层,下面的上色图层样式都是正常,所以浅色可以覆盖在深色上,而原稿的线条也能显现出来。
如果还想要光晕之类模糊底稿线条的东西,在底稿上面再建立样式为正常的图层再用合适的笔触画就可以了。想不想让颜色盖住底稿,自己说了算哦。
我的钢笔统统死掉了,现在扫图都是用的铅笔稿,处理线条根本不可能,这样感觉也不错,反正选自己用着方便的方法用就可以了。
最后要说的是,作图时候选取颜色也是很重要。如果你是将作品用于杂志投稿,请一开始上色就用CMYK颜色,CMYK颜色是出版业使用的颜色,比PHOTOSHOP默认的RGB颜色少很多,例如纯度很高的那几种颜色,即使色板上显示的是原先那样,画出来就会发现有很明显的不同。彩稿如果绘制过程是使用的RGB颜色,做好以后再转为CMYK颜色,运气不好的话会发现整个画都面目全非了哦。
PS:PAINTER只支持RGB颜色绘画,画好了以后是可以存为CMYK颜色的,不过刚才说了CMYK的某些颜色和RGB有明显不同,即使系统选择接近的颜色替换也不可能和原先效果一样的。
----
女神は永遠の 幸せの中で
嘆き續けては 歌う夜想曲
愛は 終わる 命もつきる、
それなら 同じ 時に 糸を切って
神々の渴きが 海の音を消し
無垢な狼は 孤獨に耐える
夢は さめる 夜も明ける、
その前に 違う 場所に 羅針盤を向け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