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ppyb77(偶尔会淘气)
整理人: gzcop(2003-12-06 14:44:29), 站内信件
|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敝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有所思。这个节日究竟与嫦娥、与团圆有什么关系?神话中说,八月十五夜,嫦娥背叛善良的丈夫偷吃仙药飞升月宫,夫妻离散。为什么要年年纪念她,作为“美丽的故事”,在中秋这一团圆节中讲了又讲?
关于嫦娥奔月传说,《中国神话故事》(未来出版社1989年12月版)是这样记载的:尧时,天帝帝俊与妻子羲和的十个太阳儿子不守规矩,一齐飞天乱跑,人间因而产生巨大的灾难。庄稼烤焦、草木枯死、河水干涸、山崩地裂,遍地饿殍。恶禽猛兽趁机到处扑食人民,人类几近毁灭。在尧第一百次泣血上奏后,帝俊派天神后羿下凡为民除害,并命其妻嫦娥同往。后羿下凡后,除掉害人猛兽,同时又射掉九日,造福人类,但功成遭贬,被削去神籍,打下人间。后来,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两人分吃可以长生不死,一人吃下可以升天成神”的仙药。善良的后羿把仙药带回家后,如实告知被贬下凡后一直与其吵吵闹闹的嫦娥,约好择时而吃。不想八月十五夜,嫦娥为了升天,趁后羿外出时独自把仙药吃光,立刻飞升起来。飞过南天门,她怕众神耻笑自己背叛丈夫,便向月亮飞去。刚进月宫,嫦娥就变成一只蟾蜍,也就是变成癞蛤蟆。嫦娥懊悔不及,心中无限悲酸。
由此可知,嫦娥的故事,乃离散而非团圆之事。谁想离婚,中秋之夜拜拜嫦娥说不定是个好办法,尽管中秋不是离婚节。
细读《中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倒是一对家庭团圆、婚姻美满的典范。
牛郎织女背着王母娘娘在人间相爱后,男耕女织,恩恩爱爱,育下乖巧的一子一女。尽管织女的六位姐妹千方百计瞒着王母,后来还是被王母知道而命天神捉拿织女。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到了银河边,却被波涛阻隔,父子三人与织女隔河哭喊,感天动地。天帝感动了,要求王母原谅他们。王母终于良心发现,准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见,命喜鹊搭桥让其过河。读者或许说,一年一见,还是分居两地。敝人认为并非如此。须知“天上方七日,世间已千年”,人间一年一度,天上最长不过一天一度,牛郎其实早出晚归而已,岂非幸福美满!
据此可言,七月七日的七夕节,才是团圆节。难道中秋与七夕两个节日真的弄错了?
笔者知道,就是再找一大堆理由,也说服不了人们把七夕改为团圆节,把中秋改为离婚节。笔者写此文也没这个意思,只是开个玩笑,聊作列位看官茶余酒后谈资而已。笔者知道,约定俗成的力量是巨大的,谁也扳不过来。何况,中秋之夜那个又圆又大的月亮实在美丽动人,令人由月亮团圆之美丽而联想到家人团圆之美满,说什么也不会改变这个美丽且美满的理想的寄托。至于神话传说合理不合理,谁也不愿太较真,所谓该糊涂时且糊涂。有时,糊涂一点反而合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