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闲适中版』>>生活百味>>在歌声里飞翔

主题:在歌声里飞翔
发信人: wenhedelanlan(蓝半仙)
整理人: icecream(2003-08-13 00:39:31), 站内信件
在路上行走,在歌声里飞翔,把回程票订好,被星星砸伤


我喜欢在路上听到人声的歌唱。不是自带的WALKMAN,我总是把它先准备好,甚至CD都挑好了,可在装包的最后又抛弃了它。路上不接受周围的信息把自己封闭在耳机里让我觉得一是可惜二是不够安全。没有风景让我觉得枯燥,无甚可观时我就想我不会来第二次了,所以依然绷着劲看。

在丙中洛的夜里被一群边喝边唱的怒族或是傈僳族人吵醒,2点半。走到窗口,啊,那是贡当雪山呀,被月亮染亮。女声在这群醺醺然的歌唱里很突出,象一只翅膀大一些的鸟,张开两臂在峡谷的气流里盘旋,忽高忽低。我迷迷糊糊的,跟着飘了一会儿。没有伴奏,我一听他们喝的就是青稞酒,那酒不扎喉。

连着两天每天走6、7个小时,太累了反而睡不着;我下到院子里刚站下觉得冷又回了。傍晚为洗澡从尼打丹往回赶时碰到一小队从龙塔下来的马帮,有4、5匹马,三两头骡子。他们走了三天。我也在小卖店买了一瓶澜沧江啤酒,他们没买瓜子,我买了5毛钱的:2茶杯,生的。越吃越觉得有味,想起小时候一帮孩子一起看《神秘的黄玫瑰》,那家伙酷死了,大胡子,手里总拿个向日葵盘掰生瓜子吃。最小的马帮成员我看也就12、3岁的样子,跑前跑后的还跟别人闹呢,他没喝酒,我给了他一把瓜子。后来又给了一把。和他、还有另外两个一起背对着怒江站成一排,浇灌路边的草。喝完了我学着他们把酒瓶立在路边。我印象里它们通常都倒放着随意被扔在各处,在这它们用心的站着。路过一座桥,桥头墩子边立着一只前边人喝空的。我几乎跟不上他们了,我想着等他们的马队前一半走进峡谷的夕阳,后一半还在阴影里的时候拍一张,因为那片阳光一直在前面亮着,象一个生活里不能抗拒的诱惑。就这样一直跟到甲生村,终于也没能拍到。和以往一样,没有哪一次人赶上了光的脚;和以往一样,最好的PP在心里。

听出来里面有两个女声,调子不断反复,象是按了REPLAY,但没觉得厌,没人会讨厌夏天里重复的风。躺着听,隐约中停了,我跟着就睡着了。

那年出门,几乎下了一路的雨,我穿着跟朋友借的下工地的雨衣,看着天边有一道亮边,幻想着车子一直开就能来到雨外边的晴里。身后一个藏族青年拉开窗子,混合着泥土草地水气的风一下子灌进来,爽死了。他对着风张开嘴,大声唱起来。哎,不说了,需要身临其境。

刚从云南回来写的实用信息里我提到中甸到德钦的班车最好挑新车坐,又快又干净。其实这几乎是不值一提的,尤其想到在被颠得尘土飞扬的车厢里竟然响了一路的歌声。后边一人刚唱,前边靠左手边戴毡帽的就和起来,真过瘾呢,我想死了跟着唱。小声跟着哼哼,我觉得我学得很快呀,可一下车全忘了。

在后来坐上了新车,没人唱了;只得找来韩红之类的赝品自娱自乐。当时心里挺别扭的,激愤的想这真是俺们国家音乐工作者的悲哀。他们弄出来的那些民歌还TMD是民歌吗,用李皖的话说“宫廷化”严重,被阉了已经。有这些歌唱的地方带什么WALKMAN呀,现在还没有哪盘CD能发出在路上我们遭遇的声音。

史铁生说,“北方苍凉的歌让人心惊而心碎,热带温暖的歌让人心醉而后心碎”。作为一个受生理条件所限无法上路的人,他的心我想一直在路上。他没有提西部的民歌,我没有要替他形容一下的冲动,我知道我做不到。这歌声可以让我罗嗦出一篇东西,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字。




----
我要发呆,我要溜达~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