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思想中版』>>思想之剑>>老子“胡说八道”!

主题:老子“胡说八道”!
发信人: jinman999999999(剑魂)
整理人: icecream(2003-08-05 09:03:46), 站内信件
    老子的伟大举世公认,老子的思想空前绝后,老子的智慧千古绝唱,文约义丰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多字涵括政治、军事、人生、宇宙之大真理。 

    小可不才,视《道德经》为天书,屡读屡惑,屡惑屡豁,屡豁屡获,屡获屡活,难以言表,最近看了很多解释《道德经》的书,发现很多学者对其中“道”字解释不一和不全,甚至避而不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涉及到宇宙、生死、上帝之大真谛,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好比你很难把你恋爱和做爱时候的情感用语言来描绘,这和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是一个道理,爱因斯坦可以创立相对论,但他却很难把他自己思维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用语言讲清楚。 

    老子亦然,他彻悟了大“道”,却又很难表达,好在中国的汉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义,老子就勉强把许多大真谛用一个“道”字来表示。正如他自己说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统计了一下,《道德经》中出现59个“道”字,这59个“道”的含义不尽相同,至少有8种,在下姑妄解释其含义: 

    1:就是道路的意思,见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意思是:假使我确实有智慧,我就走大路,惟恐走入邪路。大路很平坦…… 

    2、解说和表述的意思,见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也……” 
    意思是:“道”可以表术,它不是普通的“道” 

    3、合乎社会规律的治国的方针和策略,见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意思是,天下有“道”,就退下战马而用于耕田。天下无道,战马就出生与城郊(因为母马也被征用了的原因) 
     
    又见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 
    意思是拥有国家的本原,就可以长久,这就叫根深蒂固,长生久存之“道” 

    4、广义上和模糊的宇宙的本原和实质,涵括其他所有“道”的内容。这个“道”在《道德经》里出现的最多,如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也……”  
    又如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意思是:大德的样子,只随“道”而转移,“道”这个东西。惘然而看不分明。 

    5、和自然相和谐的一种原始社会规律和秩序,见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思是:所以,大“道”被废弃,这才有仁义。智慧出现了,这才有诈伪。…… 

    6、宇宙大爆炸以前的奇点,(这是最令人惊奇一点,老子可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感觉和意识到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后详细谈这方面问题)。 
    见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个混同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产生了。寂静无声啊!清澄无形啊!它独立存在,永不改变,我不知道它的名称,把它叫做“道”…… 

    7、简单的自然法则,见第七十九章:“故天之道,损有馀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意思是:所以天之道,减损有余而增加不足…… 

    当然,《道德经》中的“道”字还有几种意思,下次再谈。鄙人才疏学浅,妄自揣测,还望高人多多指教。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