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闲适中版』>>心情随笔>>随便说几句

主题:随便说几句
发信人: sunflower.dg(狼心如铁面壁中)
整理人: icecream(2003-07-28 15:02:11), 站内信件
    今年春节时,跑到云南边境怒江上游最后一个村落--秋那桶去过年,住在当地村民的家里,晚上睡在客厅饭厅厨房为一体的木屋子地板上架着大锅的火塘边,就着火塘的余温,裹着睡袋,盖着好心的主人家给披上的军大衣,香甜的入睡。

    正月的初一,村里的人们自发组织了各项文娱活动,有打台球的、篮球的,男女老幼积极参与,教堂门前坐了一群村民,他们在学唱诗歌,正午他们会有一个礼拜的仪式。秋那桶是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有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纳西族等等,有些村民家里同时拥有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可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也不影响他们共同的信仰--天主教。

    顺便去看望辍学的儿童,也带了些文具送给他们,有些家庭真的穷得家当一目了然。其中去了一个辍学儿童家里,几岁的小女孩提着大桶的猪食去喂猪,瘦小的身躯和那只大桶的情形深深的震撼了我,问她是否想回学校读书,她瞪着雪亮的眼睛望了望我,又看看她父亲,怯怯的没有回答。他父亲和当地老师对我们的来访很高兴,表示希望能得到我们的帮助,我们答应尽力而为,回去帮他们寻找愿意助学的人,并登记了一些资料。按当地习俗每到一家都得以酒代茶,我们被灌了不少青稞酒和玉米酒,晃悠着滚下山(其实仍在半山腰),回到我们的住处。

    秋那桶是丙中洛乡最有文化气息的村落,村里读书气氛很浓,县里许多官员都出自于此,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考到外面的学校,却因家里供不起而放弃。后来我们和当地副县长见面时,他告诉我们其实贡山不存在失学情况,因为政府资助,所有适学儿童的学费是全免的,只是有些家庭缺乏劳动力或住得离学校远而让孩子辍学。热情却又腼腆的副县长提供了很多数字和资料给我们,可我当时只是一味的沉溺在感慨和无奈之中,却无心再听了。

    我赞叹秋那桶风景如画民风纯朴的同时,对那边的某些风气却不甚赞同,例如嗜酒如命,家里哪怕开不了锅都要把粮食拿来酿酒;因边远山区交通极不方便物资消费高,可家里还是会不顾一切倾其所有的要盖大木房子;尽管贫穷,还是要生一大群孩子...  可孩子是没有错的,不管怎样,他们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权利---求知。

    回来后因为忙碌自己的玩耍,没有再和秋那桶那边有任何的联络,每每想起或看到某些图片的时候,都会为自己曾许过的诺而惭愧,平时如何标榜自己有爱心爱帮助人,可做起事情总是头脑发热虎头蛇尾,检讨自己的时候,似乎也该做点什么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