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记者之家>>广东省开除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黎元江、省交通厅长牛和恩党籍 P

主题:广东省开除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黎元江、省交通厅长牛和恩党籍 P
发信人: knox(黑啤)
整理人: sayrainly(2003-07-25 14:01:52), 站内信件
广东省开除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黎元江、省交通厅长牛和恩党籍 
 
 广东省开除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省交通厅长党籍 

    今天下午,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广州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广州日报社原社长黎元江案,省交通厅原厅长牛和恩案的查处情况。  

  日前,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对黎元江、牛和恩涉嫌严重经济违纪违法问题分别进行了严肃查处。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决定并报省委批准,分别给予黎元江、牛和恩开除党籍处分,并建议给予行政开除公职处分;鉴于黎元江、牛和恩已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黎元江在担任广州日报社总编辑、社长和广州市委宣传部长期间,涉嫌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人民币32.7万元、美金2.9万元、港币1万元;收受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各种名义送给的款项共计人民币108.58万多元;收受礼金人民币6.36万元、港币5000元。  

  经广东省纪委、广州市纪委联合调查组调查,1992年8月至1993年上半年间,广州日报社购买了花都区芙蓉镇约200亩土地,用于建设广州记者乡村俱乐部。为感谢黎元江同意在芙蓉镇买地投资,1994年中秋节前的一天,该镇原镇长朱某、镇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杨某、副经理罗某3人代表镇政府送给黎元江人民币3万元。  

  1993年4月的一天,翁源县青云山制药厂厂长许某请黎元江吃饭。席间,许某提出本厂周转资金不足,想向广州日报社借款。黎元江表示同意,并提请社委会同意借给该厂人民币250万元。事后,许某以黎元江的姓名办了一本人民币1万元的存折,托人转送给黎元江,黎元江用此款为儿子购买了一架钢琴。  

  1996年8月,黎元江同意广州日报社通过香港维昌印刷器材公司总经理姜某代理向瑞士某公司购买总金额1700万美元的两条印刷机生产线;1997年5月,黎元江再次同意广州日报社通过姜某代理进口100多万美元的印刷设备。1996年底至2000年春节间,黎元江先后共收受姜某送的美金1.9万元、港币1万元。  

  1995年底的一天,黎元江请广东宏利贸易公司副经理罗某夫妇吃饭。席间,罗某向黎元江提出想代理广州日报社进口新闻纸业务,黎元江表示同意。罗某从1996年下半年起至1999年和2001年代理广州日报社进口新闻纸业务。黎元江还叫报社印务中心买下罗某卖不出去的纸张200多吨。为感谢黎元江的关照,罗某在1997年春节至2000年国庆节间,先后送给黎元江的妻子人民币14万元、美金1万元和购物卡人民币8.7万元。黎元江知道妻子多次收受罗某的钱和购物卡,但没有制止也没有退回有关款项。  

  1998年10月,应四川省《商务早报》总编辑陈某之邀,黎元江同意并多次派人前往四川协助陈某办报。1999年至2001年,黎元江先后3次收受陈某送的人民币6万元。  

  经查,黎元江还用公款为其岳母装修住房;对未经批准在香港注册成立公司并违规截留、少计境外广告费收入港币共8440.5万元,致使报社偷逃税收港币共2639.81万元应负主要领导责任。黎元江道德败坏,生活糜烂,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的性关系。  

  牛和恩在担任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期间,涉嫌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257.3万元、港币26.2万元、美金1.9万元;滥用职权,为女儿的男朋友谢某揽工程谋利,给国家造成1.0031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1993年,广东省交通系统离退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谢某、杨某、岑某等6人出资注册成立广东虎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牛和恩的大力支持和关照下,该公司从1993年至2002年5月在省交通系统承揽了多项技术咨询、施工监理工程项目。为感谢牛和恩的关照并期望以后能接到更多的工程,谢某、杨某、岑某商定从各自的红利中取一份送给牛和恩。牛和恩得知后表示认可。1998年及2000年,牛和恩分别打电话给谢某等3人,说要钱急用。谢某等3人共送给牛和恩人民币208.3万元。  

  1994年至2001年间,在牛和恩的关照下,广东省电白县机械筑路公司经理杨某先后承接了省交通系统6个多亿的工程。1996年至1999年,杨某以牛和恩出国(或出境)需要零花钱的名义先后送给牛和恩港币9万元、美金1.9万元。1996年春节至2001年春节,杨某在广州外商活动中心先后送给牛和恩人民币20万元。1998年1月,杨某按照牛和恩的要求,为其办理了牡丹信用卡,并存入24万元人民币。至2002年6月,牛和恩用此卡消费了14.6万元。1999年至2001年,杨某为牛和恩在澳门、广州等地赌博提供赌资共港币17.2万元、人民币5万元。  

  牛和恩在担任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期间,滥用职权,为广东护神设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某承接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护栏工程谋利,给国家造成1.0031亿元人民币的巨大经济损失。谢某1996年4月与牛和恩女儿史某确定恋爱关系,1998年11月与史某结婚。谢某与史某恋爱期间,牛和恩在护栏工程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滥用职权,为谢某谋利。  

  一是严重违反规定,擅自决定将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护栏工程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护神公司承包;二是违反合同和有关规定,多次批示或指示预借工程款给谢某,造成工程结算前已拨款1.175亿元,超出工程预算总造价3700多万元;三是超越权限,未经有关部门定价,擅自确定护栏迫紧器及其基座的价格每套为606元(省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站的核定价每套191.85元),仅此一项,谢某从中谋利3875.33万元;四是滥用职权,指示下属按护神公司擅自变更设计后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及其提出的无理要求进行结算,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据广东省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站对同期施工的东、西两段护栏工程进行比较,深汕高速公路西段146公里的护栏工程总造价为828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6.72万元;而谢某承接的东段140公里护栏工程总造价则高达1.802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高达128.7万元。并确认东段护栏工程造价畸高、工程质量差。经造价管理站重新核定,东段护栏工程的合理造价仅应为7988.35万元。牛和恩滥用职权为亲属谋利,给国家造成1.0031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经查,牛和恩还多次参与境内、境外的赌博活动。 (黄少焕) 

来源:中国广播网  

========================================= 

广州媒体圈大哥大黎元江:一个传媒人的悲剧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4日 17:37 21世纪人才报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果广州是中国3大传播媒体事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素有广州媒体圈的“大哥大”之称的黎元江,更一度被认为是新时期媒体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如今,这个弄潮儿却被潮水淹没了。今年2月底,中共广东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式宣布,原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长、曾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日报》总编辑的黎元江,因有“严重的贪污受贿腐败行为”已被省纪委列为大案要案的查处对象,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黎元江即已被省纪委“双规”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 。 

  
  才华横溢年少居高位 

  黎元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早先是一位挺能干的人,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撰写过多部专著,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动手能力,进入《广州日报》工作后一直表现不错。黎元江因为工作勤奋,才华横溢,为《广州日报》的起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到40岁就被提拔为《广州日报》的总编辑,属厅局级干部,开中国媒体圈年少居高位之先例。黎元江上任后,锐意进取,一扫《广州日报》过去采编上保守拖拉不求创新、经营上连年亏损等靠要的作风,提出要把《广州日报》办成群众喜爱的报纸,要扭亏为盈创造利润。黎元江调整了过去采访与编辑各干各的脱节局面,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了“大编辑中心”,即建立集中的统编报纸几乎全部新闻版面的编辑部,将产业中的“质量”概念引入新闻的加工过程,实施在总编辑直接控制下的“大编辑中心”,保证了报纸一半以上的版面“当夜即拼”,大大提高了稿件的及时性、新鲜性。编辑中心真正成了采访工作的指挥棒;总编辑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按市场信息指挥编辑中心;编辑中心以其版面的设置和稿件选择的标准指挥采访部门。编采关系理顺后,黎元江亲自在第一线指挥采编,直接参与采访写作、直接参与编辑工作、直接参与制订报道计划、直接参与轮值夜班签大样、直接参与定版面作标题、直接参与指挥重大采访行动。在办报业务中,黎元江还常年坚持评报、坚持剪报、坚持评好稿。他不是把这当作个人工作行为,而是作为面向全体采编人员交流的一种工作方法。《广州日报》在黎元江的强力管理下突飞猛进,1994年12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报业协会的一条消息,公布《广州日报》广告收入为全国之最,报道披露,1993年收入过亿的报社光荣榜上,《广州日报》名居榜首,中国媒体圈开始注意到这家论级别只是省会兼计划单列市的党委机关报。初露锋芒的黎元江在1995年第11期《新闻战线》撰文说“中国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最好阶段,机会千载难逢。” 

  组建报业集团开先河 

  报业集团是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国际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黎元江在自己的办报理念初见成效后,便开始酝酿大动作,企望组建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黎元江是这样为报业集团下定义的:报业集团应该是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及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容非报业经营实体的产业联合体。就在1996年1月15日,组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申请获批,这是中国第一家获批的报业集团。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关于同意建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批复》中指出:“广州日报经过几年的思想理论、物质条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准备,已经具备了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较灵活畅通的发行实力,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广州日报组建中国首家报业集团,条件已经成熟,为此同意广州日报作为报业集团试点单位。”报业集团组建后,黎元江为促使《广州日报》吸引更多读者,大力扩版。1996年下半年《广州日报》开设了“珠江三角洲新闻”每日专刊,并陆续开设每日专版《娱乐新闻》、《珠江》、《连载》、《艺圈广角》、《读书》、《文化》等文艺副刊专版。双休日市场也是《广州日报》重点开发的对象,每周六出版40版的《广州日报周末版》,周日出版16版的《广州日报星期天》,与国内其他日报相比,在版面容量与编辑质量上都是佼佼者。类似的专刊还有《求职广场》、《都市时尚》、《一周证券》等等,专刊、专版总数在1996年就达到67个,每日刊载新闻、文章13万字,信息量可谓丰盛。现在的《广州日报》每天有5个要闻版,3个国际新闻版,2个港澳台新闻版,2个都市新闻版,3个珠三角及广东新闻版,3个体育新闻版,3个娱乐新闻版,3个财经及房地产新闻版。一家报纸每天有20多个新闻版,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黎元江不无自豪地声称每个年龄段、每种身份与职业的读者都能从《广州日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黎元江并非只盯着《广州日报》的发展,他需要的是报业集团的整体发展。在集团化发展的要求下,《广州日报》还不断创办子报、子刊。先后创办了《足球》、《广州商报》、《现代育儿报》、《广州英文早报》、《新现代画报》、《广州文摘报》、《老人报》、、《舞台与银幕》、《岭南少年报》、《商旅导报》、《美食导报》、《南风窗》、《看世界》、《赢周刊》等共十四家报纸、三家杂志、一家出版社以及大洋网站。其中的《足球》报,号称中国体育类报纸第一名,在世界杯赛前,因李响的“米卢独家报道”,火得一塌糊涂。 

  春风得意中赫然落马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黎元江的手中达到顶峰,在短短10年内,由原《广州日报》10万份的发行量,3千多万的固定资产,发展成为163万份的发行量,40亿总资产的巨型报业集团,其发行量在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排第二,仅次于《人民日报》。黎元江的出色表现使他荣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宝座,接替他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位子的是原副总编辑何向芹。黎元江离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后,其铁腕统治所维系的报社管理体制开始出现瓦解的迹象,积怨已久的员工不断向上级机关反映报业集团存在的贪污腐败情况。最先倒下的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告处处长陶健,据称其包有六名二奶,还大肆贪污广告款,陶建的被拘对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一年14亿的广告收入是一个重大打击。2002年1月,何向芹被“双规”,原因是涉嫌从广州日报集团的房地产、装修和广告业务中收取回扣,此事引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地震,并传出小道消息称黎元江也可能涉案。或许是为了回应小道消息,黎元江频频以广州市领导的身份在各个场合露面。就在2002年4月19日,黎元江还向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作了题为《践行社会公德,更好地肩负公务员使命》的学习报告,在报告中,黎元江强调国家公务员要按照《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要求,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行政道德,更好地肩负公务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笼罩在黎元江头上的乌云似乎散开了,然而晴空霹雳还是打了下来,2002年6月3日,黎元江也被中共广东省纪委“双规”。黎元江被“双规”的原因是伙同何向芹从广州日报集团的各项业务中收取回扣,将大笔赃款汇到海外的私人银行户头中,并且黎元江生活腐化堕落,据广东省纪委透露,黎元江已承认跟至少七名女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这些女人中,何向芹最早跟黎元江姘居,从此走红,被提拔为这家著名大报的总编辑。后为了权力和钱财,何向芹与丈夫离婚,彻底委身于黎元江。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花费二亿元修建的大洋梅地亚宾馆,专门安排有固定的“总统套间”,供黎元江和何向芹寻欢作乐。广州日报社社长助理、社办主任梁燕梅是独身主义者,也与黎元江有染,她于2002年6月3日同时被“双规”。另外三名与黎元江有染的女职员,是黎元江从北京高校挑选来的年轻女大学生,先后当黎的随身秘书,均工作不到一年,就被黎提拔为部门主任助理,每月工资七千元。其中有一人,在黎元江被“双规”前夕,还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据说五十万元人民币)青春补偿费用,用于出国留学。除此之外,黎元江还在北京有一名姘头,原为家庭少妇,但跟黎元江攀上后,被黎元江破例提为处级记者,享受万元月薪。2002年6月晚些时候,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第二把手副社长凌近铿,和集团印刷中心总经理兼社长助理何兆仪,也遭“双规”,这两人分别掌管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财务和印刷材料采购工作,向来被视为是黎元江的心腹,被怀疑参与了黎元江的贪污活动。目前,中共广东省纪委已将黎元江为首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集体丑闻案,定性为严重的贪污受贿腐败案来查处。“黎元江贪污受贿腐败案”令中国的媒体圈震惊,成了中国媒体圈一大丑闻。 

  悲剧的启示 

  自“黎元江贪污受贿腐败案”爆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已显衰败迹象,众多招聘的博士、硕士纷纷挂帽而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名牌时报》总编辑薛晓锋,目前已接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权,未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能否重振雄风尚需观察。黎的悲剧,让我们想起了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幕绥新……这一批贪官纷纷落马。但和他们不同的是,黎在经营方面确有一套,广州日报的鼎盛,他有很大的功劳。黎元江也确实为中国媒体的改革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路,并为众多后来者效仿。有一位美国媒体人讲,在美国研究中国媒体,比较看重的有三家:《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未》。而在这三张报纸里,《广州日报》的经营收入要超过后两家之和。因此他的堕落,更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一些企业经营者存在的问题:只重经济利益,忽视加强思想学习和自身的修养。广州市处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这里的机会多,诱惑更多,稍一放松便会走到危险的边缘。一些知情人士说,黎元江这个人好大喜功,喜欢享乐。在报业集团成立之初,尚能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但经营发展起来以后,他终于没有经受住不良风气的诱惑,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和品德。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