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g5008(彼岸风)
整理人: icecream(2003-07-23 03:25:13), 站内信件
|
先说温良恭俭让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一中国古训,个人不完全赞同甚至仅少部分赞同,直视为其无非是儒家打道德的幌子掩盖不仁的行事而已,甚至认为如果完全相信并不折不扣执行的人才是真正愚昧可悲的。
有幸的是,后人还可见识圣人的“道德”:面对异己,孔子尚号召"小子鸣鼓而攻之",当他掌握了印把子的时候,干脆就消灭了意见相左的少正卯。"亚圣"孟子也直斥杨朱为禽兽,如果他也可以杀人,我想他也一定会杀死这些被他认为是禽兽的人。
当然我亦不会否认其中的合理成份,相信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蠃得尊重,但是我绝不会乞求尊重而放弃了对自己的尊重,而且我清楚自己不应该在某时对待某种的行为采取温良恭俭让,这绝对是改不了也不想改的个性,所以我今日作文批判鞭挞温良恭俭让,希望让自己对此更加警醒。
李鸿章温良恭俭让的国际外交令丧权辱国,中国人抗日时期也别想仅凭温良恭俭使日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离开中国。可以肯定的是,温良恭俭让是具备压倒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统治阶级的标准,而老百姓绝不应该再教条地谈“温良恭俭让”,那些对此全盘接受并深信不疑的人们是可悲的,甚至在床第之间也讲究温良恭俭让的同胞们更是可笑的,所以这不是道德精华,而是中国人自我迷惑的文化糟粕。
“温良恭俭让”的保守心理。无疑让中国及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害怕风吹秀木,不愿当出头鸟。在今天的国际竞争中本可一试锋芒却总是退避三舍,过分谦虚,担心别人嘲笑自己“自卖自夸”,以致错失无数的发展良机。
毛对此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二十几岁就提出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 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如果当年毛信奉温良恭俭让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尼采也以其冲动的思维,视“善良,仁慈,宽厚”的道德为“颓废的道德”、“虚伪的意志”,是弱者造就的奴隶道德。
无可置疑:今天之社会、今时之人性绝不仅信奉天道酬忍天道酬善,而更多应该是天道酬强。
草原上没有正人君子
我赞同上述观点,鄙视温良恭俭让的同时,心中却崇尚浪子的人生观,喜怒由已,快意恩仇,不为他人的如何评价而勉强委屈自己。网上我绝不会掩盖我的观点,欣赏浪子无虑于尘世。
虽然一个四处拱手吹嘘、大讲温良恭俭让的人会很快在这里得到荣誉尊重,但这样的尊重我绝不愿逐之取之,现实生活中我们因所处环境陷于无奈,已是生活对人性的扭曲和强奸。
我希望朋友不要把彼岸风当成君子,“正人君子”这个词自鲁迅开始便带引号,已是讽刺并与虚伪沾边,对其来说与衣冠禽兽无异,我也可笑地尝试按“衣冠禽兽”的行事标准在网络上要求自己,那只是让人们看到了个一个动物化的彼岸风而已,也许我的言语因不加掩饰的凌厉而误伤朋友,但我不会隐藏自己看到的并深为关注的事情的观点。
是“骏马秋风塞北”,还是“杏花春雨江南”。自信自己做出了选择。
尽管有些朋友对我失望甚至离我远去,但我相信这些人从来就不是彼岸风的朋友;尽管我的身边或许只有呼啸的狼群在伴随,但我丝毫不怀疑追逐美丽草原的步伐和信心,那里没有人信奉什么正人君子,那才是我的家。
----
还是那口又锈又钝的铁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