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mbro()
整理人: (2000-06-19 12:21:25), 站内信件
|
《建筑志》(概述)(三)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受“大跃进”的影响,用人海战术进行“ 快速施工”,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市建筑工程局系统企业1960—1961年 亏损592万元,企业管理混乱,各项制度松弛,生产计划失去综合平衡,工程质量 下降。然而,在“大跃进”中,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完成竣工面积达414.52万平方米,大大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工程有广 州钢铁厂、广州重型机器厂水压机车间、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海珠广场)等。
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压缩基本建设,广州市建筑工程局系统精简职工10264人,占职工总数的33% 。全市建筑业面临困境。经发动职工找任务、找出路,千方百计维持了生产和企 业的生存。
这一时期,广州建筑行业通过贯彻中共中央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 简称工业七十条),国家建筑工程部提出的《恢复包工包料和设计预算定额光里 体制方案》,以及《设计工程条例》、《建筑安装企业工程条例》、《建筑安装 施工技术管理的若干规定》、《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 、制度,全面加强生产和企业的管理。3年调整时期,广州建筑竣工面积164万多 平方米,主要工程有广州氮肥厂、农业展览馆、羊城宾馆、友谊剧院等。
“文化大革命”10年,建筑业经过调整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又遭到破坏。在“左” 的错误影响下,批判计划管理、设计管理,把各项管理制度视为“管、卡、压” 而一律砍掉。由于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全市建筑劳动生产率急剧下降 ,企业严重亏损,市建筑工程局系统1967—1969年连续3年共亏损1953万元。
在“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坚守生产岗位,排除各种干扰,女里工作,使建 筑生产仍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1972年后,大抓“外贸工程”,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时期完成的主要工程有广州石油化工总厂、流花宾馆、广州火车站、中国出 口商品交易会等。
(待续)
-- 有空请到星座版来走走……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72.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