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粤黎越正>>>>大粤文化史话(三)(修正版)

主题:大粤文化史话(三)(修正版)
发信人: silfong()
整理人: max98(1999-11-30 02:13:08), 站内信件
  大粤文化史话(三)(修正版)


  粤语词汇大考证

-------------------------------------------------

"滑突"(核突、鹘突)

  广州口语滑突, 书面作鹘突、猾突, 源自古语滑挞。
( '挞'应为三点水加个'達', 重系搵唔到啊, 唔好意
思! )

  滑挞, 本义为道路泥泞, 步履不稳。皮日休《苦雨》
诗: "盖檐低碍首, 藓地滑挞足。" 苏东坡《秧马歌》:
"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涌滑挞如凫鷖。"

  滑挞, 又作滑汰。最早见于汉代《天井道碑》: "夏
雨滑汰"。清吴景旭《黑泥行》: "载归取次雍桑间, 
平辅滑汰孩子跌。" 原注: 汰音挞。

  广州话的滑突、鹘突, 词义较广:
    1. 专指溜滑。
    2. 形容难看的糊状物。如痰涎、鼻涕、脓血、粪
    蛆之类。
    3. 引申指人尴尬的情态, 使人觉得厌恶的表现。

  《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村》: "(吴宣教)心里
猾猾突突, 没有意思, 走了出来。" 吴趼人《二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四十四回: "....而且拳动轻佻, 言语鹘
突, 喜笑无时。"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聊斋》中
的鬼狐 "和易可亲, 忘为异类, 而又偶见鹘突, 知复非
人。"

  上面引的鹘突、猾突, 广州人读来无须解释, 其义
自明。突,《说文》谓: "一曰滑也"。

-------------------------------------------------

注: 对于南粤历史文化, 本人实在所知有限, 还望有识
之士给予补充指正, 在下不胜感激。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74.19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