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思想中版』>>个人文集>>个人文集N-Z>>ξwing5008(彼岸风)ξ>>人权 女权(中)

主题:人权 女权(中)
发信人: wing5008(彼岸风)
整理人: tdaphne(2003-07-07 23:39:45), 站内信件




女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原始社会,女性生育力决定了部落的存在,这时会产生母系氏族,当人们生存能力增强成活率提高的时侯,部族依赖男人的体力和智慧去寻找更多的食物和保护部族,逐渐开始过渡到男权社会。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形成并不断发展专业智慧,生理的不同和这种初级教育决定了男女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并开始对男性和女性进行的漫长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此期间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证明了这一分工在当时的正确性,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封建社会对女权压迫最严重的社会,不仅有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社会道德对女性的岐视。但有趣的是,我们纵观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就是一部贯穿着皇族、外戚、宦官的争夺史,从生理来说,是三性的争权。
女人和宦官都是在当社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岐视,但却和皇族争斗中屡屡获胜,不得不说女人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人物,我们不说武则天这个特例,吕后、卫后、伏后、杨贵妃、孝庄、慈禧等都依靠过人的手腕,或驾驭天子,或培养庞大的外戚势力权倾天下。甚至新中国后的江青、叶群都能操控国家的命运。


因为夫妻作为最可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多能共享重要的信息,如女人遵守道德规范,并有手腕往往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使男人常常问计于夫人,正如一个群体中办事周到的人会得到大家信任,而掌握着群体的公共权力一样。
如贾府王熙凤、大宅门中的二奶奶等人物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中几乎高比例的存在,她们和王室的女人一样,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实际上掌握着家族的权力,得到俸禄甚至官阶。封建社会时期有宫里宫外有明确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女人不得干政,其实这也正说明了当时女性幕后参政的普遍性,这里聪明才干超越了森严的等级,但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大的代价得到权力。


这一在男权社会中弱者通过手段领导男性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女性同样让今天的女权主义者们望尘莫及的,她们是实质的大权在握者。而且今天的中国,女性在有一定知识层次的家庭中的强势地位已很大程度的确立起来,这部分女性的家庭地位是否决定在社会上地位呢?我认为很多女性不仅能决定自己,而且能决定丈夫和通过丈夫决定其他男性的职业命运,她们不仅在享受家庭利益共同体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可以自己确定社会地位。





今天的女权者想要什么?

中国已把女性的权利进行了专门立法,中国女性做为公民之一,完全可以享受宪法中公民的一切权利外,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妇女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当然中国目前的法律条文可以进行细化,并按照要求提高实际中的执行力。

那么,政府和社会需要女权推动者更明确地提出究竟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如何改善等系列问题,这也是女权主义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和责任,需要细节的研究和制定,并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得到什么,而不是让女性们仅停留在口号和一些理论上,或是提供一个模糊的方向,然后开始充当指责者,充当指责者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对女权的推行并不具备比实践者更多的意义。

而且如果从人权上看,男性承担着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压力,即使社会两权平等的声音越来越强,但男人身上的责任却是越来越重,常年的社会文化不仅有对女性岐视的一面,更有对男性责任要求的一面,所以脱离这一切,而单纯地呼吁女权也是不完善的。

那么女权是否被所有女人认可呢?人可以选择自已的生活方式,相信许多女人希望把丈夫的成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而不愿承担女权主义理论要求独立后的生活和社会风险。
这一切,都是女权主义者不可忽视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附柏杨的观点:

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对奴隶来说,有人为你流血,发动战争,把你解放了,你至少该有感谢之情,事实上不然,很多奴隶不但没有感谢之情,反而痛恨林肯,觉得当奴隶很好,有人供应吃住,现在解放出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用大脑、体力,何必过这种生活呢?他们反而抱怨。同样地,新形象的妇女一旦呈现在社会上之后,有很多人不能适应。常听许多太太小姐们说,还不如以前的媒妁之言好,现在恋爱很辛苦。当然这是抱怨,真正要她回到那个时代,她也不会同意。这说明妇女必须适应新的情况。 

新的妇女遭遇的压力很多。在观念上、意识形态上,妇女认为现在已经是新的女性,应该跟男人完全一样,可是,却逐渐发现并不一样,男人还是在很多地方占强有力的优势,妇女因而感到困扰、困惑、痛苦,甚至于起来进一步地反抗。所以现在有许多新女性,提出对妇女地位和角色的再检讨。我认为一个新的女性比一个旧的女性在某一点说来,困难和痛苦都要加倍。从前的妇女只要煮饭、带孩子,没有别的事情。现在的妇女要上班、上学,回家之后还要煮饭、带孩子,多了一倍的工作,这就是一种困扰。明明学识、地位、薪水都和丈夫一样,甚至还高些,可是回到家里,他是老太爷,你要伺候他,你一定会有很多懊丧。不过我以为,这是一个适应期间,五千年的社会积压下来的许多残余意识,还没有完全消除,男人们总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

事实上,妇女本身也没能做到真正的醒悟,觉得这样已经不错了,在潜意识中,还有三从四德的存在,好像菟丝花、牵牛花、爬墙虎一样,总要寄生在一个男人身上,才能存在。最近一个女孩子告诉我她家乡一句:“不可小看女人,因为男人的前途是看得见的,女人的前途是不可预测的,一旦嫁给一个王子,她就是王妃,一旦嫁给一个有钱人,她就是富婆。”我承认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但这也是女权不能发达的原因之一,女人总是要攀附着男人——攀附着任何一件东西就表示自己不能独立。攀附着男人,又希望男人来尊重你,这很困难。妇女必须在意识上要能自立。关于这种自立,若干年前,有过许多奇怪的论调,比方“女人不要下厨房”,还有些人家里挂两块门牌,一个是“张先生”,一个是“王女士”。我相信真正的女权不在这方面,真正的女权是需要自己有充实的内容、独立的思想、人格和能力。 
 
男女平等应该求实质上的平等,而不是形式的平等。男女生理结构不一样,生儿育女一定是妇女来从事,妇女不能说我只管生,不管养。男人不能喂奶,除非喂牛奶。孩子需要人来抚养,以母亲最适合。家庭主妇待在家里,如果不想与社会脱节的话,必须设法使它不脱节,必须付出代价,那就是,不断地求知。有些女人结婚三年后,就变得面目可憎,既不看报,又不看书,以前的气质完全没有了。妇女自己先脱节了,怎么能怪社会不要你呢?你要不脱节,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是其他人帮不上忙的。




----
清风无声
我亦无踪
清风如我
我若清风

不得不去的地方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