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5miao(5
m
i
a
o
)
整理人: jasminwen(2003-07-01 22:39:58), 站内信件
|
写给基础较差的在职人员
本不想上来发贴,因为,我发现发贴子的人大都是考分较高的战友.他们当然有资格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而以我的考分(333)是没有资格讲经验的,讲出来也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是,考研大军中既有基础较好的考生,又有基础稍差的考生,高分考生有成功经验,低分考生也有体会和感觉,毕竟我也上线了.以我较薄的"底子",统考成绩能达到这些,扪心自问,实属不易,5月14日,从南京参加完复试回来后,喜悦的心情还是鼓励着我应该把要说的话讲出来,讲给那些基础较差却又想考研的战友们听,毕竟象我这样"底子薄"的考生在战友们中间还有一批,如果我的感想和体会能够引起战友的共鸣,或是受到一点点启发,那便是我莫大的荣幸了.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薄底子".我高中毕业之后读的是中专,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中专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后来以在职人员的身份进了一所进修学院,进修了两年获得了大专文凭,今年,我就是以这个大专文凭报名参加的全国统考.1997年大专毕业之后是没有想到要考研的,那时只想找一个较好的单位,参加工作算了.但1999年或2000年之后,全国考研的形势急剧升温,身边的几位熟人相继考研成功.联想到自己不高的文凭,联想到自己浅薄的知识层次,一种无形的压力袭上心头,于是我下决心考研,但当时我的文化底子确实不怎么样.比如,政治方面,<政治经济学>我从来没学过,而这又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课,大量的概念需要理解,各种资本的划分,平均利润的形成,各种地租的关系等等,现在想起来还头疼,而<马哲><毛概><邓论><世界政治经济>等的内容虽然我都接触过,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材却从未读过.英语方面,我进修大专时,学校方面原计划要教<大学英语>1---3册,但由于我们这些在职进修人员的英语基础实在太差了,实在教不下去,后来只勉强教到了<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六课,就草草收场了,因此,我的英语基础充其量只相当于大二的水平,甚至还不够,四/六级考试我从未参加过.在这种情况下,决心考研还是有些压力的.
我是2001年5月正式介入考研复习的,首先复习的是英语,和众多战友一样,也是从最恼人的单词开始着手的.我用的是马德高编的一本<星火式巧记速记>,这本书怎么说呢?讲得倒是挺详细的,挺全面的,就是太厚了,有560多页.这本书共有十五个专题,我给自己规定必须在八月底全部看完,相当于一周一个专题,每天要看7--8页,事实证明,对我这种边工作边复习的在职人员,并且以我的基础来讲,根本实现不了.到七月份的时候,才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我有些着急了.后来改变策略,只看主要解释,忽略详细解释,但到八月底还是没有看完,我又改变策略,只看生词,不看熟词,一直拖到9月20几号才勉强看完,不过也是看了后边忘前边,囫囵吞枣罢了.但是这一趟下来毕竟奠定了我的单词基础.至于记忆单词的好方法,至今没能总结出来,我曾经试着用词根法,联想法,谐音法等,还受记忆大师韩升君老师的启发,一边听一些抒缓的音乐一边记忆单词,但这些方法只能帮助记忆,真正起作用的我想还是靠苦练,依靠经常练,经常看,次数多了,熟了,也就会了.我觉得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评议环境中反复出现,记忆往往比较深刻.
九月中旬,我在济南参加了赫赫有名的高联学校考研辅导班,我报了秋季班和冲刺班,共花了八百多元,虽然价格较高,但也豁出去了.当时,我们是在济南的历山剧院上课,每周六,日和上千名学子们座在一起参加辅导,真是既兴奋,又感到很悲壮.随着考研辅导班的进程,我开始了政治的复习,复习政治时我一方面参加辅导班听讲,一方面自己复习,我用资料主要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的<政治考试分析>因为,当时我感觉时间已经不多了,系统复习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再加上前面复习英语花得时间太长,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只能抓大点要点.于是我就以<政治考试分析>为蓝本,辅以学生司编的<政治理论复习指导>进行复习,直到12月初才把大概内容看完.至此,公共课复习告一段落,转入专业课复习,三门专业课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了一遍,也是大而化之,囫囵吞枣.由于各门课复习得不是很深入系统,进入一月份以后,感觉压力特别大,越临近考试越紧张,前面复习过的知识有些已经遗忘了.而有些知识由于没有复习到,还非常陌生,弄得六神无主,不知道复习什么才好.我一度心灰意冷,甚至对考研失去了信心,幻想着来年再考一次带着这种心境我走进了考场.考英语时,我先做了作文和翻译,因为我对这两项比较有把握,做其他题目时,则坚持能做多少做多少的原则,阅读做的朦朦胧胧的.考政治时感觉马马虎虎,三门专业课也是有好有差.考试结束后,总的感觉不是很理想,但收到成绩单后,我又看到了希望,特别是我的弱项--英语,居然考了53分.我又重新兴奋起来,4月份教育部划定分数线后,哈,我的成绩居然上线了,后来接到复试通知参加了复试.
回忆将近一年的考研经历,真是酸,甜,苦,辣都品尝到了.有的网友把考研叫做一种人生体验,或是一种悲壮的经历,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很有道理,它的确很难,需要较大的付出,心理上需要经受长期的紧张,焦虑,等压力,要说考研的体会,我有这样几点:
一,考研决心一定要坚决.
一旦确定要考研以后,就要铁了心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为考研服务,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动摇自己的决心.一切事情都应该为我的考研让路,只有考研才是中心工作,一切从考研出发,扭住这个中心不放松. 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种"千磨万击仍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的固执和倔犟,三天打雨两天晒网是成不了大事的.再就是不要为周围的人的议论所动摇.我确定考研时几乎没有人支持我,更多的是嫉妒或不支持.风凉话比鼓励的话还要多,还有一些人幸灾乐祸地希望你费了一阵子劲而考不上,哎呀!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因为你要考研,你就要抓紧点滴时间复习,与周围的人的交流就会减少,就有可能脱离群众,时间长了,周围的人就可能对你有看法,等等.你必须长时间地忍受众多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讽刺挖苦,你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各种闲言碎语所左右,实在苦闷的话,可以到kao100.com来看看,众多成功战友的经历好象是兴奋剂,会让你精神为之一振.
二,巧妙地处理好工作与复习的关系.
对于象我这样的在职人员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不可能象那些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人那样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集中精力去复习,而只能巧妙地处理好工作与复习的关系.我曾经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想为了得到领导对考研的支持,而努力工作以博得领导的高兴,但这势必影响复习;另一方面想抓紧点滴时间复习,但又怕耽误工作被领导批语造成领导对我考研的不支持.领导总是希望你以工作为重,业余时间嘛,可以学习学习,而作为考研族来说必须以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复习中,以较少的精力应付工作.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我采取的办法是这样的;对于那些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让他感觉到你仍然在勤奋地工作着,而对于一些会占用大量时间的重要工作,要么设法回避掉,要么能推就推,能拖则拖,这样,领导可能会对你有看法,但最多感觉你工作能力一般,不能胜任重大工作,这种评价不会上纲上限,总比"不安心本职工作,只考虑个人的事"这样的评价强吧!那样的话你就危险了.在领导的眼中,你可能只是一个"平佣的好人",但这已经足够了,只要能抓紧时间复习考研,只要不影响大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韩信还受过跨下之辱呢?等研究生毕业了,再施展才华也为时不晚.
三,尽量不要在单位里暴露自己的考研决心.
我曾经犯过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为了寻求领导对我考研的支持,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考研决心,现在想来非常后悔.当时,我主动向领导坦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领导煞有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