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opmusics(Begones)
整理人: swataoren(2003-06-29 22:56:38), 站内信件
|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参考文献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参考文献
中文学名: 秃鹫
中文目名: 鹳形目
中文亚目名:
中文科名: 鹰科
中文亚科名:
中文属名: 秃鹫属
同物异名: Vultur chincou Daudin, 1800 , Vultur monachus Linnaeus, 1766 ,
中文俗名: 狗头雕 狗头鹫 夭勒 座山雕
拉丁文目名: CICONIIFORMES
拉丁文亚目名:
拉丁文科名: Accipitridae
拉丁文亚科名: Accipitrinae
拉丁文属名: Aegypius
拉丁文种名: monachus
拉丁文亚种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66)
英文俗名: Cinereous Vulture
物种名称:秃鹫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硕大(100厘米)的深褐色鹫。具松软翎颌,颈部灰蓝。幼鸟脸部近黑,嘴黑,蜡膜粉红;成鸟头裸出,皮黄色,喉及眼下部分黑色,嘴角质色,蜡膜浅蓝。幼鸟头后常具松软的簇羽,飞行时更易与深色的Aquila属的鵰鵰类相混淆。两翼长而宽,具平行的翼缘,后缘明显内凹,翼尖的七枚飞羽散开呈深叉形。尾短呈楔形,头及嘴甚强劲有力。 虹膜-深褐;嘴-角质色,蜡膜蓝色;脚-灰色。 叫声:通常无声。 分布范围:西班牙、巴尔干地区、土耳其至中亚及中国北部。偶有迷鸟游荡于繁殖区外。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罕见,但在分布区的北部较常见。繁殖在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青海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四川北部。于西藏南部、华中、华东、东南及台湾有零星出现。 习性:食尸体但也捕捉活猎物。进食尸体时优先于其他鹫类。常与高山兀鹫混群。高空翱翔达几个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