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opmusics(Begones)
整理人: swataoren(2003-06-29 22:55:44), 站内信件
|

中文学名: 草原鵰
中文目名: 鹳形目
中文亚目名:
中文科名: 鹰科
中文亚科名:
中文属名: 鵰属
同物异名: Aquila nipalensis Hodgeon,1833 ,
中文俗名: 草原鹰 大花雕 角鹰 角鹰 套日格-塔斯
拉丁文目名: CICONIIFORMES
拉丁文亚目名:
拉丁文科名: Accipitridae
拉丁文亚科名: Accipitrinae
拉丁文属名: Aquila
拉丁文种名: nipalensis
拉丁文亚种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dgson, 1833)
英文俗名: Steppe Eagle
物种名称:草原鵰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体大(65厘米)的全深褐色鵰鵰。容貌凶狠,尾型平。成鸟与其他全深色的鵰鵰易混淆,但下体具灰色remiges及稀疏的横斑,两翼具深色后缘。有时翼下大覆羽露出浅色的翼斑似幼鸟。与乌鵰鵰相比头显得较小而突出,两翼较长,翼指鵰展开度较宽。飞行时两翼平直,滑翔时两翼略弯曲。幼鸟咖啡奶色,翼下具白色横纹,尾黑,尾端的白色及翼后缘的白色带与黑色飞羽成对比。翼上具两道皮黄色横纹,尾上覆羽具"V"字形皮黄色斑。尾有时呈楔形。 虹膜-浅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粗哑喘息的叫声及嘎嘎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阿尔泰山、蒙古及西伯利亚东南部;越冬于印度北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北方的干旱平原。繁殖鸟或夏候鸟见于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地区,东至青海、内蒙古及河北。迁徙时见于中国的多数地区;越冬于贵州、广东及海南岛。部分记录尚有争议,香港的所有记录均可疑。 习性:懒散。迁徙时有时结大群。 注:许多著者将此种作为草原鵰鵰(英文名为茶色鵰鵰Tawny Eagle)A. rapax的一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