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njier_ren(童心)
整理人: acme627(2003-07-02 17:47:23), 站内信件
|
念亲恩
临行的前一天,母亲没有来送行,因为她承受不了与儿子又一次分离的痛苦。回家的第一份感觉就是爹妈恩爱多了,但他们老多了,两人的身体都不好,可他们还要承受些来自家庭与子女带来的烦恼。
人们常说上帝是公平的,一个人得到的东西通常是与她失去的东西成正比的。但这公理到了母亲那儿却不灵了,她的这一生几乎都活在失去之中:年幼时失去母亲,独自一人支撑一个家;年轻时失去了自己的梦想,毁了自己的前程;中年时又失去了儿子,血肉永远分离;随之又失去自己的父亲,双亲尽失;然后又是我,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至于其它的东西细数起来,我想可以写一本长篇回忆录了。母亲是在苦难中挣扎过来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真正的理解她,一个是我,一个是姑姑,——可偏偏两人都不在她身旁,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残忍。
母亲与我闲聊时便会谈起我小时候如何如何调皮,受了她多少的责打,说的时候语气有点点懊悔,也有点开心,因为在她的眼中我这个儿子还算是有出息的,还能够给予她足够的安慰。我不知道谁创造了母亲这一词,我想他一定同意我对“母亲”这一词的诠释:苦难一生,奉献一生。“母亲”要算这世界的最伟大的发明。
夜已深了,不知道母亲可安睡了,说不定她正在为火车上的儿子失眠呢!她的一颗心永远不在她自己身上,年少时在这个穷家里,年轻时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年老了还是丈夫、孩子和家。她从来就没有考虑她自己需要什么?
火车将我和母亲越拉越远,我知道我在走自己的路,这条路没有母亲的陪伴,但有母亲的牵挂与寄托。常想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去报答我亲爱的母亲呢?我常年在外,自然无法给母亲以天伦之乐,而这又恰巧是母亲最需要的。别的叔伯们都是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常伴左右,而母亲却只有与她的儿子相隔两地,只能与她犟了一辈子的老爸陪在她的身旁。看来要报答母亲的话,就只有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了。我想若是母亲看到我幸福开心的生活的话,自然就会觉得欣慰了!这或许是她最大的心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