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nanzhong(异教徒)
整理人: tdaphne(2003-06-20 12:41:26), 站内信件
|
老外告诫 中国人何必生气
2003年06月17日 12:16
凤凰卫视6月17日消息:据联合早报报道,一名外国男子在公共场合身穿印有“给中国人十条告诫”的汗衫,结果闹上警察局的事件,引起中国网民的热烈讨论,中国人能否容忍外人的批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南京媒体报道,一名外国男子上周六穿着印有“给中国人的十条告诫”汗衫,同翻译员在当地一家饭馆吃饭。结果两名南京市民看到这名男子的衣服上印有“(1)不要盯看外国人;(2)对外国人收费与中国人相同;(3)不要说Hello(哈罗)、OK、老外”等文字,就愤而上前要求他脱下衣服。
在场的其他人后来也加入了要求外国男子脱去衣服的阵营,翻译员见情况不妙,打电话报警。
经过警察局工作人员的调解,外国男子最后承认错误,道歉了事。
据翻译员的说法,汗衫是外国男子从昆明买的,他认为汗衫上的文字幽默,所以才买下穿上。
不必“神经过敏”
中国一些网民昨天批评这名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国情,竟然跑到中国来“撒野”。不过,也有一些人呼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汗衫的内容,不必“神经过敏”。
《北京青年报》昨天在社评中指出,“十条告诫”虽带有调侃的味道,但没有多少挑衅的色彩,例如“不要盯看外国人”本来就是文明社会必要的礼貌,其他如“对外国人收费与中国人相同”、“允许外国人住便宜点的旅馆”都符合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
“推想一下,如果是一个中国人穿着这样的文化衫,大抵是不会惹恼任何人的,但一旦有个外国人穿着它‘招摇过市’,事情就复杂起来了。”
社评认为,容忍批评是心态开放的表现,中国人应该对各种各样的告诫,抱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听取,而不是动辄感到被冒犯、被伤害。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高丙中告诉本报,要求穿汗衫者脱去衣服属于过激的反应,个人可以对其他人衣服上的内容有意见,但要求对方脱下就必须有法律依据,否则只能说明自己“底气不足”。
“可以说,这反映一些中国人把国家观念与民族感情,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给混淆了。”他指出。
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孝正教授则相信,一些中国人因为长期没有接触到不同的声音,“好多东西没想明白”,才会产生喜欢“树敌”的心态。
不过他也强调,不能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看到别人批评自己就不愿意,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的正常心态。按中国人的传统,如果自己的孩子跟人打架了,是打自己孩子,而不是人家的孩子。不有一句话叫‘闻过则喜’吗?听到别人批评我,我就高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