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ng1015(色猪)
整理人: shee102(2003-06-17 23:18:48), 站内信件
|
凤凰卫视六月九日消息:庞大的官僚体系和低下的行政效率是困扰国的「顽疾」之一。北京郊区某县升格为「区」,需要更换公家印章上百万个,支出千万元。国务院实行机构改革,几乎是100亿元的代价减少一个部级单位。
据香港明报报导,胡锦涛、温家宝接任新一届中共领导以来,「从我做起」,取消出访送迎仪式、减少随团人数及交通工具等,力图树立亲民、务实、节俭的新形象。
但有内地学者认为,当局推行的行政改革仍然是在走形式,中国的行政成本仍然是全球最高的,要实现建立高效、廉价政府的最终目标,还必须将这些作风理念制度化。
胡锦涛日前出访俄罗斯等国并参加国际会议,这是他出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按照「惯例」要举行送迎仪式,但胡锦涛「新人新做法」,宣布取消送迎仪式,并大幅减少随团人数和交通工具。
虽然财政部的官员透露,中央预算对这类支出「并无单项成本核算」,在政府行政支出中「占比重很小」,但毫无疑问,它预示新一届中国领导人致力树立务实、节简新形象,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动向的一个重要信息。
报导说,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辛向阳指,目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不再是精简哪一机构和哪些人,而是将成本概念引入改革。
北京郊区某县改区,需要更换公家印章上百万个,要支出千万元;1998年至2001年的中国行政机构精简,全国有约30万官员被分流,政府为这些人「工龄买断」、提供无偿住房、支付昂贵的深造费等,花钱难以计数,表面看人减少了,但支付代价巨大,成本高昂,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辛向阳还以中美税收为例,指去年中国税收收入是1.5万亿元,税务人员是100万人,而美国税收远高于中国,税务人员仅10万人。
他表示,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各级政府毫不讲成本的「招商引资」活动、「形象工程」建设中,也表现在官场很多方面,会议费、接待费、车辆费、电话费等,官员的许多活动支出都列入「行政费用」。
辛向阳透露,去年中央某事业单位「市场化」,有关部门竟花了100亿元人民币「改革费用」。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教授毛寿龙指出,中央领导对迎来送往礼节的简化,为地方政府减轻接待任务提供了制度化依据,但是要实现建立高效、廉价政府的最终目标,除了国家领导人「从我做起」的榜样效应,还必须将这些作风和理念制度化,达到全社会的制度保证。
内地专家还指出,目前看,中国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突破口应该是减少行政审批这是有效途径,又具有可操作性。
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各职能部门相继公布了取消行政审批的项目,如证监会、外管局、发改委、商务部等先后取消了上百项审批项目。
----
DVD娱乐资讯
中国口头传承文学面临消亡
色猪
喜欢美的事物,喜欢黑色,红色、蓝色、白色、女色,出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