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84773519(静极则明)
整理人: bennycyb(2003-06-15 21:10:31), 站内信件
|
穿上军装,戴上大红花,我踏上了从军之路。
说不清在路上转了几次车,我们到了四川成都。在三柏洞停留了几天,主要是休整和学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包括队列和礼节。之后便进藏了。
平生第一次坐飞机,离天好近,朵朵白云像是伸手可得,真的好兴奋。飞机在拉萨贡嘎机场降落。我终于来到这让我向往的圣地了。西藏给我第一感觉可以用一句诗来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有的山覆盖着白雪,没有一点生气,光秃秃的一片,寒风像刀刮一样,好冷。我已经没有初时的兴奋了。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一下四周,就感觉口干舌燥,胸闷得慌,走几步路就喘粗气。大家都知道这就是高原反应了,在这走路相当于内地背着几十近重的东西。接兵干部让我们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抽烟,还不让走快了。我学过医,知道高原反应会有什么结果,使劲喝水,慢慢地走路,加上本来身体好挺的,感觉还好。有几个战友可能真的不能适应或是活动剧烈了,反应特别重,被军医送去吸氧。其他人看到了,全都静下来了。
这时机场又来了很多跟我们一样穿军装没有军衔的战友,但他们都很平静,嘴唇干裂,一脸的沧桑,走起路来整整齐齐的,不像新兵啊。我们正纳闷,接兵干部说那些都是退伍的老兵。哦,怪不得他们看起来跟我们一样却又不一样。他们安静而又从容地走向飞机场,回首时我可以看见老兵们眼里噙着的泪水,我似乎读懂了老兵们对这片土地的无限深情、无尽眷恋。也许这辈子他们再无法踏上这片土地,但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住、怀念这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说真的,直到下了飞机,我们都不知道要去的部队到底在哪个方向。二十多个人连行礼背包一辆东风车,我们朝着目的地前进。当晚,我们驻在第一个兵站“白定”。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我似乎闻到了死亡的气息。头痛欲裂直想撞墙,感觉像是有东西使劲压在胸口上,喘不过气来。我亲眼见到不知是哪个分区的一个战友从车上直接摔了下来,许多人开始流鼻血。到了晚上真的好累,想睡,可怎么都无法入睡。军医不断地来巡视,让我们似乎平静了一点。只是,那些长年驻守在这的老西藏是怎么过的啊!?
第二天,我们继续上路。那时拉萨到我们部队的路还没修,一路上坑坑洼洼,尘沙飞扬。接兵干部笑着说这就是水泥路了,下雨就成“泥水”的路。高原反应让我们无暇去管它是什么路了,只盼着能早日到部队,好好休息一下。车子到了米拉山,海拔5000多米,这对我们又是个考验。所有的人一句话不敢说,稍微动一下都觉得难受。氧气,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在这里就像沙漠里的水一样。我们昏昏欲睡,老西藏都知道在这样的海拔,还有零下不知多少度的气候下睡着了会是什么后果。接兵干部不时地推一下每个人,让我们别睡着了。他们的任务也不轻,不能有半点差错,只有所有人安全到达部队,那任务才算完成。我们尽量撑开眼睛,谁也不想还没到部队就先倒下了。
终于,车子开始下山了。海拔下降得很快,负压让耳朵失去了灵敏,胀痛,轰轰直响。还没当兵就这样苦,以后还怎么办啊。
“树”,不知谁喊了一声。一棵雪松傲然挺立于雪山之巅,这点绿色让我们心情澎湃。这不就是西藏边防军人的真实写照吗?随着海拔越来越低,一路上见到的绿色也越来越多。高原反应似乎轻了许多,我们好像是逃过一劫,心里暗自庆幸。
第二个兵站“皮康”到了,下了车见到战友都不禁地发笑。原来一路上的灰尘把我们都变成泥人了,整个脸只剩两个眼珠子在转了。一天的劳累使得原本饥肠漉漉的我们毫无味口,早早便躺下了。同样的,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继续前进。今天我们将到达大本营了。可能是因为海拔的降低还有身体上的一点点适应吧,路上,大家已经可以小声地说话,偶尔拉开篷布看一下外面的风景了。有人甚至想抽烟了,可打火机怎么也打不燃,后来听老兵说进藏的打火机很少有打得燃的。开车的老兵和接兵的干部眉头似乎也舒展开了许多,可能因为他们的任务就要完成了吧。但我想更多的原因是要回到家了。
大约过了3、4个小时吧,一阵阵锣鼓声从远处传来。大家都有点激动,因为我们的军旅生涯开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