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uguo430(卢果)
整理人: gzcop(2003-06-11 20:44:55), 站内信件
|
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出了毛病?但到今天,我还是不能很清楚地把这个问题说好。可能是我中毒太深,难以自拨;可能是我生性愚笨,慧根太浅?
我似乎知道一点,社会如果说是一个躯体,人应该是这个躯体上的细胞。如果细胞不好或者说出了毛病,这个躯体的表面再强壮也无济于事。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本来就是由单体的人组织成了一个家庭分子式,由一个一个的分子式组织了社会这样的物质。因此,我们思路上应该这样发展,即把一个一个的个体细胞培养好,让它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威力,然后,家庭才可能稳定,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会进步。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好,管理机制也好,应该充分地激发人性的优点,弘扬人类善良的一面,并不断地发掘出人的潜能。
其实人类的潜能是巨大无比的。有一个年青人,他不小心掉到了猎人设下的陷井里。这个陷井很黑又很深。年青人使尽了浑身解数,最终绝望地躺在陷井下面,心想,我完了,我只能在这里等死。而后,他睡着了。这时,又有一个年长的老者掉了进来。年青人看到后并不说话,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老者与年青人一样,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浑身解数想爬出洞去。可是,他并没有比年青人爬得更高。年青人看了后觉得又绝望又好笑,他想,我这么年青都爬不了去,你一个老者又怎么能爬出去呢?简直就是不自量力!想着想着,不禁发出了粗犷的笑声。这声音经过洞中的回应,变得十分的狰狞与可怕。老者爬得正累,害怕与绝望一起涌了上来。这恐怖的笑声使他大吃一惊,他以为碰上了魔,这一吓可不得了,老者不知从哪来的劲,竟一下子窜出了洞口。
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苏格拉底是一个潜能大师。有一天,他的一个学生问,老师,你能教我怎么的方法才能让我像你一样的成功吗?苏格拉底没有说话,而是把他的学生带到了河中央,然后,他把学生的头往水里按。学生以为老师在考验他,就憋住气。可是,老师并没有放手的意思,而是使劲地用手把学生的头按住。学生实在受不了了,使足了劲挣脱了老师的手,气愤地说,老师,你想憋死我呀!老师笑着回答,你不是想要成功的秘诀吗?如果你用求生的精神来做你想做的事,那你就一定会成功。
可见,人是具备成功的能力的。一个孩子,当他想得到时,他会很执着地去努力,他会想尽一切的方法去实现。事实是他得到了超出他能力之外的很多目标和梦想。而在现实社会中,人的能力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磨炼而渐渐的变小了呢?甚至,还需要有潜能大师这类的人来开发与挖掘本来就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深入深层次的能力呢?这里我又碰到了教育机制与教育思维方式问题。
我们东方的教育方法总是把人当成一个社会人,寄希望于他太多太多。希望人们去从善,去为别人奉献什么。从之初、性本善,这种思想统治我们民族已经数千年。以德治业,以德治国,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政治。但要知道,在经济还不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这点是不可行的。试想,一个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的人,你怎么叫他学雷锋?还有,我们所受的教育并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每个人的道德水准都不一样,这样的德治倒至了标准上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
而西方的教育指导思想是把人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它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因此,人需要有很多的法律与制度来约束他,把你的后路堵死。然后,余下的路你可以尽你所能去做。这样,人的善的一面也就被无限制的发掘出来。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人与人之间不样的一面。这就是不同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思维下培养出来的人所不同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