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绿色论坛>>〖人与环境〗>>国粹——吐痰 z

主题:国粹——吐痰 z
发信人: kinnyhui(你欲做泥)
整理人: 1101234(2003-06-30 19:55:10), 站内信件

    我国是响当当的大国,棉花大国、水泥大国、钢铁大国,这些称号都是当之无愧的,一提起来就让人自豪。可是有一种“大国”的称号却让我们倍感羞辱:“吐痰大国。” 
    这还真不是冤枉我们:一项针对我国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66.6%的人自我报告是吐痰者。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吐痰的习惯。这个数字大概是七八亿吧,比美国人口和日本人口的总和还多。 
    不仅如此,国人吐痰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战国时期,赵国的太后虽然岁高位尊,却告诉大家谁要是不合她意,就准备“面唾之”。一百多年前,李鸿章出使英国,走路的时候吐在皇宫的名贵地毯上,吃饭的时候吐在装葡萄酒的玻璃杯里,被英国报纸讽刺为这是李鸿章办外交以来惟一的一次“外交胜利”。 
    民国时期蒋介石大力倡导不吐痰的“新生活运动”,到今天又七十年了。年近八十的著名记者、旅美华人赵浩生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随地吐痰好像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尤甚的“国粹”。从我能认字的那天起,我就看到“请勿随地吐痰”的标语。 
    至于今天,走在广场上、车站里、路上,常看到有人口吐莲花,见多不怪。遥记当年同学相戏,有人口出奇言“小心我吐你一脸狗屎!”。也有人盯着地上的一枚硬币看,等人少时过去一看并不是。 
    更有甚者,我国有些吐痰者已经吐出国门,走向世界。一些涉外旅行社不得不提示中国旅游者到国外不要吐痰。不久前,我们的一位同胞到缅甸旅游时,不听导游的一再劝嘱:吐痰被罚500元。而在泰国、马来西亚的旅游点,虽然各国游人都有,却只见到用汉语进行警示“请勿随地吐痰”。 
    当然,吐痰也不单是我国的专利。想当年,亚洲的一些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有过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是,人家几乎都消灭了这样的行为。有个中国人和日本人打赌,说在日本能够找到吐痰的日本人。结果半天时间才找到一个,仔细一问还是中国人。韩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有不少随地吐痰的人,现在则很少发现了。 
有位台湾青年对我说过:“’不准随地吐痰’这六个字,大陆人做不到,台湾人也做不到。”莫非就没什么办法了吗? 
    办法很多。我们中国人连原子弹、氢弹都造得出来,吐痰就治不了吗? 还不是觉得这事小,不必立即、马上、迅速解决。 
    “如果我们想有一个根植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我们就必须从不随地吐痰开始。”笔者非常同意蒋介石老先生的观点,吐痰事小,却有失国体。我们一再号称文明古国,可这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不能再坚持了。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吐痰,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戴着中国人随地吐痰,素质低下的帽子起。 
    现在北京、上海等地加重了处罚的力度。好啊,目前来看,重惩严罚就是一种办法,就是让让吐痰者终生铭记。对于吐痰者,也可罚他半日擦洗别人的痰迹。 
    有人反映:城市环境脏,是地方都可以当痰盂,在国外就是喉咙里有什么,也不忍心吐出来。还有人反映国内空气污染,在国外从来不咳嗽,喉咙口绝对没痰。 
在治理吐痰的同时,我们确实要下大力气整治环境。 
    最近外电报道中国人正在除掉随地吐痰的恶习,相信我们做得到。 


一口痰值多少钱? 

国 家 做 法 
新 加 坡 初犯者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重犯者处以2000新元的罚款。 
汉 城 20世纪90年代初,要被处以约合人民币300元左右的罚款。 
澳 门 500元澳门币 
香 港 1000港币 
台 湾 最高60,000新台币 
上 海 200元 
北 京 50元 



----
.

                                       JRealm.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