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an1212(雨中丁香)
整理人: frzy-jy(2003-05-17 20:30:10), 站内信件
|
朱鹮(Nipponia nippon),古称朱鹭、红朱鹭,是鹳形目--鹮科--朱鹮属中的珍贵涉禽。朱鹮系东亚特有种,成年的朱鹮,比白鹭稍大一些,体重约1.6公斤,体长约70厘米。喙长约17厘米,呈黑色筒状,并向下徐徐弯曲,有利于在水田中捕食小鱼。喙端呈朱红色,脸部裸露出美丽的鲜红色,枕部有十多根羽冠。它的腿和爪,都呈朱红色,体羽白色。每年秋冬时节,羽毛变为白里透红。它在展翅飞翔时,会显露出翼和尾下红艳艳的羽毛来。到了春季,那是朱鹮的繁殖期,成鸟的脖颈和上背部的羽色,都变成了深灰,而翼上的飞羽、尾羽的下侧,全会变成艳丽的朱红色。
朱鹮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但在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朱鹮栖息地环境不断恶化,分布区迅速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在苏联境内,早已绝迹;在韩国,虽在1974年发现过四只,但到1980年,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了;在日本,只留存一雄三雌,但都失去了繁殖的能力。在我国直到1981年5月,在陕西秦岭南麓,海拔1200-1400米的洋县金家河、姚家沟发现了两个朱鹮的巢,共2对成鸟,3只幼鸟,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受到国际野生动物组织的关注,也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带来新的希望。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投资百万元人民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朱鹮的保护和拯救,截止2000年底,野外朱鹮共营巢119处,产卵360枚,出壳268只,目前野外可见数量约100余只,建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约占地2公顷,十年来,共抢救病、伤、残朱鹮幼鸟29只,成活14只,人工繁殖朱鹮97只,为拯救这一濒危珍禽作出了突出贡献。
----
《猫猫物语》 吾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