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动漫图酷>>○ 动物世界>>
科普常识
>>☆☆☆软体动物☆☆☆>>海星简介

主题:海星简介
发信人: vega-1025(*^_^*)
整理人: swataoren(2003-05-13 12:50:20), 站内信件
精华区搜图行动海星链接

外形特征:
    海星和海胆都属于棘皮动物。海里的棘皮动物种类非常多,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海星、海胆、海参外,还有海蛇尾(即筐鱼)、海百合等。棘皮动物是一种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具有五辐射体制。
    普通海星由中央体盘和辐射腕构成,腕一般5支,少数4-50支,呈典型星状体型。腹面(口面)与背面(反口面)容易区别。口面中央有口,从口引至各腕的腕沟(食物沟)中有水管系统,其稍称管足,管足末端具有吸盘,籍以吸着海底面移动身体。反口面上有筛板,是水管系统的始部,此外还有肛门和生殖腺孔。 海星表皮上长着许多短而钝的棘突、棘钳和皮鳃,前两者具保护作用,后者营呼吸作用。 海星的内骨骼由钙质骨板组成,在口的周围及腕的侧排列成若干行。腕腹面中部为两行步带板,内凹成食物沟,管足自步带板伸出。步带板两侧为缘板,缘板之上,在腕背面中部是次辐板。体盘背面有中背板、辐板、间辐板等。 
    海星本身呈星形,由中央盤及輻射出的五個或五的倍數的腕組成,腕的口面有步帶溝,內有2~4行管足。 
    多數的海星體表呈黃褐色,但也有的種類具有明亮紅.桔.藍.紫等色或幾種顏色的混合色,海星的運動速度相當緩慢,如遇意外身體翻轉時,可獨自由腕下面翻過以恢復正常運動。海星類都是肉食性動動,特別鍾愛貝類.甲殼類.多毛類.甚至魚類。但也有單食性,僅食雙殼類。

分布:
    海星分布于太平洋区域,生活在海底,过底表爬行的生活,它的五辐射体制十分明显,五条触腕伸出,真像美丽的五角星。
    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分佈也很廣泛,以砂質海底.軟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種深度的海中均有其棲息及分佈。 

食物:
    海星類的呼吸及排泄主要由皮鰓.管足及體表進行。每個腕的未端.觸手下面有一紅色眼點,是唯一的感官,由80~200個色素杯小眼組成,也對光產生反應。 絕大數的海星類為雌雄異體,少數種類為雌雄同體。
    生殖細胞均來自體腔上皮,產卵及受精均在海水中進行。一般來說海星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一個腕只要有部份中央盤都可以再生成一個體,特別是帶有節板時更易於再生。 
    海星的体内有水管系,一直分布到触腕上,触腕上有管足,可分泌黏液。海星靠腕足上的吸盘形成真空,就可以牢牢地吸附在基质上。海星的腕具有非常强的力量,可以拉开双壳类的动物紧闭的贝壳。也有的学者认为海星还能分泌一些化学物质,麻醉双壳类的闭壳肌,然后将胃翻出把贝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包起来吃掉。
    海星是一种肉食种类,主要吃软体动物的腹足类或双壳类。海星吃东西很奇特,它依靠体壁收缩,喷出贲门胃,贲门胃翻出体外,包住食物消化,再缩回,把食物送入口中。
    由于海星主要以双壳类动物为食,所以它对养殖扇贝等危害极大,被认为是养殖业的敌害。
    取食方式基本上有三種:
(1)大多數具有可彎曲的腕,管足上有吸盤,多以雙殼類為食,取食時身體位於貝殼上,以兩腕在貝殼兩側吸著,由於管末端吸盤的真空作用,其拉力足以拉開殼口,海星立刻翻出賁門胃,插入殼口內,並分泌消化酵素,直到閉殼肌及內臟部份被消化,貝殼完全張開,再用胃包圍食物一同進入口內。 
(2)一些短腕,管足無吸盤的種類以小動物如甲殼類為食,取食時整個將食物吞嚥,在胃內進行消化。 
(3)生活於深海的種類以纖毛過濾取食,靠纖毛作用將落入體表的沈渣有機物掃入步帶溝,形成食物索,再送入口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