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动漫图酷>>○ 动物世界>>
科普常识
>>☆☆☆哺乳类☆☆☆>>☆☆海豚☆☆>>海豚简介

主题:海豚简介
发信人: vega-1025(*^_^*)
整理人: frzy-jy(2003-05-13 12:40:25), 站内信件
精华区搜图行动海豚链接

分类学上的位置: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属于哺乳类动物中的鲸豚类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

地域分布:
    中华白海豚以前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六十年代在厦门港随时可见,水产研究单位曾考虑作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1961年1-7月间,在厦门西海域东渡、员当港捕捉了34只。但是,八十年代后,由于围垦和淤积,这一区域已没有白海豚存在了。
    目前,中华白海豚仅在厦门九龙江口,广东珠江口海域,香港大屿山以北水域和围绕龙鼓洲及沙洲的水域中保持较大的种群。据确认,它们的总数逾500条,其中活跃在香港北大屿山一带的部分,数量由80条至160条不等,视季节不同而变化。厦门及其周围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不足100只,但种群的年龄结构尚合理,即具有老年(白色,粉红色),中年(灰斑纹,灰斑块)和幼仔(灰色),种群有繁殖能力。 

传说:
    在厦门,中华白海豚普遍被人称为“马祖鱼”或“镇江鱼”。这是因为他们大多在春天接近马祖生日的时间进入九龙江水域。渔民们认为他们是为了朝拜马祖而来的,所以称之为“马祖鱼”。同时,又因为有白海豚出现的时候,通常都风平浪静,所以又被称为“镇江鱼”。

生态环境:
    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多为岸边水深较浅的地方,它们很少游出深海,而且会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活动:休息或游玩时,它们会聚集在靠近沙滩的海湾;而捕食的时候,它们会出现在浅水及多岩石的地方 (Saayman & Tayler, 1979)。
    中华白海豚的生活还会配合潮水涨退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涨潮时是它们捕食的时间,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黎明与黄昏。

回音定位:
    海豚靠回音定位系统觅食,回避敌人和与同伴沟通。发出声波的部位是它的前额(隆额),而接收声波的器官位于它的下颚骨。
 
捕食:
    中华白海豚的食物主要是活在海湾的小动物。例如:鱼、鱿鱼、磷虾等。
 
游泳:
    中华白海豚天生会游泳,它们只需上下摆动水平的尾鳍,便能把身体推向前,这个动作称为“海豚跳”,如要转弯、平衡身体或把身体伸出水面时,就要用到其他的鳍。 

群体活动:
   海豚喜欢群体活动。通常是三五成群,也有的两只一起活动。 
 
呼吸:
   中华白海豚用气孔呼吸,气孔位于头顶,直接连接肺部,令海豚在快速游泳时也能够呼吸。预备潜入水底前,海豚会吸入空气,使整个肺充满气体;而浮出水面后,便会用力从气孔呼出肺里剩余的空气。肺部排出的气体温暖而潮湿,迅速凝结成小水珠,便形成了我们常见的喷水柱。 

生活史
    海豚是哺乳类动物。雌海豚需要怀胎一年才生下小海豚。幼小的海豚在母体中已经基本发育完整。与其他陆上哺乳类动物不同的是,中华白海豚出生时,像其他鲸目动物一样是尾巴先出,这样可避免小海豚溺水,另外,小海豚出生后,母海豚会协助它游上水面吸第一口空气。初生的小海豚重约十千克,长约九十厘米,以母乳为食。通常中华白海豚一胎只生一只,哺乳期为六个月。海豚的年龄可高达五十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