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妙手医生>>〖酸甜苦啦 医护涟漪〗>>GG文集>>sm_huang文集>>除了我冷冷的耻笑,你们什么也不能得到……

主题:除了我冷冷的耻笑,你们什么也不能得到……
发信人: sm_huang(猫猫咪)
整理人: qiushuiyiren5559(2003-04-22 09:21:54), 站内信件

    记得那年,我还是一个医学生,读了4年多的书,在医院里实习。一天下午,一个同学跑回来宿舍,嚷道:“看来开医院真好赚啊,这样就15块钱……”。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情,且听他慢慢说来,原来他刚才去了五官科,刚好一个病人因为哽着鱼骨头,前来就诊,医生看了一下,用镊子轻轻一夹,夹出一根鱼骨头,然后在处方的治疗费上写了15元。于是我们议论纷纷,说“真是很黑啊,只是一根小鱼骨头而已……”,“是啊,能用多少工夫,就15块……”,“大概不用2秒钟吧,不知道15块要挣多久!”就这样我们聊了一个下午。
    两年以后,我已经毕业在一间医院工作,医院派我去了进修,其中一个点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五官科。刚好,那天又有一个病人来就诊,原因也是哽了鱼骨头。我觉得是小事情一庄——方寸大的咽后壁范围,找根鱼骨头岂不是易如反掌之事?于是我带起额镜,拿起镊子,让患者张开口。这时候我才发现,根本不见鱼骨头的影踪,也看不到任何被刺伤的痕迹。看了半晌,我实在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总不能这里捏捏,那里戳戳吧。我只好放弃,请来我的带教老师。他观察了一阵,在一个一个毫不起眼,只是稍微泛白一点的地方下手,夹出来一根短短细细的鱼骨头。要不是他指出,我只是把那个地方看成一个常见的滤泡而已。
    病人离去后,老师一边洗手一边告诉我,鱼骨头很细,已经深入组织,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因为没有划破,也不可能看到刮伤的痕迹。只能通过判断周围的黏膜有点白细胞聚集——也就是轻微炎症的迹象来判断鱼骨头所在。如果还看不到,只能等一两天,等炎症明显再治疗。他继续说:“还有一个风险存在,某些迷走神经特别兴奋的人,如果咽部遇到持续刺激,心率会明显减慢甚至停跳。”洗完手,他抬头,“虽然遇上的机会不大,但是只要遇上一次,做医生就很难翻身,毕竟是因为夹鱼骨头治死了病人。”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当年我们批评、谈论“夹鱼骨头收15块很黑”是多么无知的事——我已经苦读医学6年,成绩也算上剩(拿了两次奖学金),五官科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是却不到,却在我曾经看不起的“哽鱼骨头”的“小问题”面前如此束手无策;也想不到,这“两秒钟一夹”上有这么多学问,有这样的难度;更想不到,这两秒钟,还要承受如此的风险。
    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个“修理机器,敲一下修好了,竟然要价1000美圆,原因是——敲一下值1美圆,但是懂得在那里敲,值999美圆”的小故事的真谛。
    这时候,我也领略到医学的复杂和深奥,人说“隔行如隔山”,但是医学却是“隔科如隔山”!
    这时候,我才知道当日我们这些已经算是行内人的医学生胡乱评价其他不熟悉的科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然而,此类可笑、甚至更荒唐的事情却一再在我们版上演,那些对医学一无所知的人一再在这里对医学、医生评头论足,指手划脚,却以为自己在孤独的呼喊。可悲的是,他们这辈子也许永远没有象我一样有这样机会可以洞察、体会到自己的无知。
    
    也许你们看了我的文章后会摆出一副“义愤填膺”“寒江独钓”的嘴脸,说我的文字这是对“非专业人员”的污蔑。很抱歉,是的,我也把您包括在内了。
    也许你们会百无聊赖,浪费大量的时间写下洋洋洒洒的却充满荒诞、矛盾的一大篇“文字”来“反驳”我。要知道,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在汗流夹背地诊治、抢救病人,或者我们已经下班了,却还要不断读书以补充我们自认为很不足的专业知识。
    请尽情地挥洒你的笔墨,我承认,你们的文字一定会博来和你们一样无知、可笑,一样以为自己“义愤填膺”的看客从众式的喝彩和欢呼;当然,别忘记还有我(还有我的专业同行)冷冷的耻笑,除此以外,你们什么都不能得到!
    
    
    


----
民主、尊重、自由、平等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