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金融之窗>>金融你我他>>「财会」>>公共财政概述

主题:公共财政概述
发信人: aaa234(酷酷)
整理人: aaa234(2003-09-25 10:16:46), 站内信件
早期的西方经济学界,奉行亚当斯密创立的自由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应完全由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这一理论一直被西方国家所遵循。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经济危机,私有制生产方式的盲目性与自发性造成了市场供需严重失调,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从而引出了市场公共需求理论。 

根据公共需求理论,社会生产是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的,某些生产领域不可能或很难由私人去经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航标灯,航标灯是很难让私人经营的,因为无法去界定通过的船只是否使用了航标灯,因此也无法界定能否对通过的船只进行收费,事实上有些船只确实并没有借助航标灯,仅凭经验便能顺利驶过该水域,所以没有谁愿意去私人承担建造航标灯的生产任务。私人无法经营或很难经营的生产领域便只能由政府统一组织生产。这类生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私人一般无力也不愿承担,如机场建设、大型基础能源设施建设等;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能被大家轻易地无偿占有使用,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城市绿化建设等等。 

国家(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就是公共财政的定义。公共财政的支出,除了上述的公共生产建设性投资外,还有维持政府日常运作的支出、国防支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宏观经济调控等。 

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对所有的社会生产都管起来,这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按照公共财政思路,政府的财政支出应集中运用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上,政府应尽量退出一般竞争性的生产领域,能让市场调节的,都让市场去自动调节,政府应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把该管的事管好。 

由上比较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是由完全的市场自由调节,慢慢加入国家的宏观调节因素,而我国则由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节为辅,大家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认识到在经济生产中,市场与计划都不可缺少,关键是要各司其职,合理搭配使用,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配置。

发信人: coolbull(小牛斑猪)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