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234(酷酷)
整理人: aaa234(2003-10-08 06:45:50), 站内信件
|
国企改革的关键在哪,我们成天在喊着要“政企分开”,可是为什么政企老分不开呢。关键一点,还在于我们的国企产权不清。
我们的国企,所有者是国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要由国家任命,企业经营好坏与经营者并无切身利益关系,赚了上缴国家,亏了国家补贴,经营者缺乏能动性。更有甚者,不少国企管理者,故意不把企业办好,好的企业大家都争着进,企业的管理者又由政府任命,把企业办好,就等于是加大自己丢饭碗的风险,这样的机制下,谁还愿意用心去把国企办好。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都是“经济人”,都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已主义人格主体,市场经济是不可能靠雷锋式的利他主义精神实现的。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一老头卖豆腐花,一年轻人想买豆腐花吃,本来一碗豆腐花值一块钱,但两人都有雷锋精神,老头不卖一块,偏要卖八毛,年轻人当然不愿让老头吃这个亏,不仅不让老头卖八毛,还得要老头卖一块五,老头一听更不干了,说只收五毛算了....搞到最后,老头说不收钱,白送,年轻人却说,豆腐花他不要了,自己的钱全送老头。这样一来,本来老头想把豆腐花卖掉换钱,年轻人想用钱买豆腐花吃,双方各取所需,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结果在雷锋主义下,两人都无法实现目的,其结果只能是豆腐花卖不出而坏掉,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以,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明确产权关系,国家可以不管的,都应尽快放掉,通过商业招标拍卖、股份制等方式,尽快把国企的产权关系理顺,为国企的下一步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有人说,国企搞股份制,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何看待这一问题。首先,国有资产价值必需依据现有市场价值来衡量,不能老认为过去投资了多少,现在就应该卖回多少。其次,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不高,国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极低,现在不卖,等这些资产的使用价值降低后,国有资产的动态流失更加严重。
国有企业难以搞活不仅是中国特色,西方国家也不例外,不改变现有产权关系是很难行得通的,有些人还抱着先把效益低下的卖掉,留下好的,别把外商都当傻瓜,难搞的企业是没人愿意买的,抱着现在效益好的国企不卖,等将来这些企业效益不行的时候,想卖也卖不出去,那才叫真的国有资产流失。
发信人: coolbull(小牛斑猪)
---- 支离叵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