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nnly1979(啫哩)
整理人: nanyuner(2003-04-24 22:21:14), 站内信件
|
《聽雨》
秋的雨別有風味。細雨過後,空氣清新了許多。只是那片片落葉,讓人覺得惆怅。、饒是如此,還是喜歡下雨的日子,婷婷雨聲,品味那寂寞而又喧嘩的境界。
陽後不幾天,雨便下起來了,淅淅瀝瀝,仿佛是下不大了。空氣潮濕的很,遠處的綠意,一切是那麽精謐,那麽從容。這透明的雨,一滴滴的敲在青青的屋簷上,落在梧桐樹的葉子上,打在石階上。此時,閉上眼睛,聆聽雨聲,整個世界也似乎變大了,小橋、扁舟、草屋、古槐都籠罩在煙雨之中。幾尾燕子在雨中無著。“羅華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樣的境界恐怕只有“獨立”的人才能體會到吧。
或許天生就是讓人發愁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傳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自在飛花清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即便是聽,難免也要生出幾分寂寞的感覺
來。其實,這樣的寂寞又有幾人能體會過呢?獨具草盧,,閑讀詩書,是一種寂寞。寂寞是難得的,用一種平和的心去品位,倒是有幾分禪億了。
南宋將誱曾作《虞美人·聽雨》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階任前,點滴到天明。蔣捷用聽雨概括了自己的一生,道出自己複雜的感受,雨在這裡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點點細雨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的漣漪,方生方逝,方逝方生。這使我想起了人,有人逝去,又有人出生,總是生生不息的。雨不動聲色地下著,他終究會蒸發,會消逝在茫茫宇宙中。我靜靜的品位著這樣的世界,仿佛是涅盤前的超脫與頓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