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gliang(老丘-忘了还钱)
整理人: fallof44(2003-04-14 00:19:21), 站内信件
|
近年来,许多人把芦荟视为治病、美容佳品,一些餐馆也把芦荟作为美食,殊不知芦荟还有一定的毒性,弄不好会出现中毒事故。前不久,湖南长沙市某美容店用芦荟给一消费者美容出现严重的过敏性皮炎,险些造成人命案。
中医传统将芦荟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妇女经闭、疳热虫积、癣疮、痔瘘等。根据药理分析,芦荟主要含芦荟大黄素甙,服用后进入肠管会发挥刺激性泻下作用,在所有大黄甙类泻药中,要数芦荟的刺激性最强。临床观察,在泻下的同时,多伴有显著腹痛和盆腔充血。因此,若内服芦荟过量,就会刺激胃肠黏膜,从而引起消化道一系列毒性反应。孕妇服之过量还容易引起流产。据此,中医用药规定,芦荟内服一般不宜超过5克,有报道,芦荟中毒量为9~15克。
药学研究成果表明,芦荟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确有其独特疗效。然而,不同品种的芦荟,药性、药效有很大差别,不同体质的人使用芦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药学专家提醒说,芦荟是苦寒类药物,体质虚弱者和少儿要慎用,过多食用会引起腹痛或腹泻,个别体质过敏者还会出现皮肤红肿、粗糙。孕期和经期妇女应绝对禁止服用芦荟,因为芦荟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子宫运动,孕妇服用可能引起子宫内壁充血,导致严重出血或流产。
斑纹芦荟(产我国南方诸省区),为我国南方有毒植物。芦荟全株均含有毒成分芦荟碱和芦荟泻甙(芦荟大黄素甙)。入丸、散用每次1.5~4.5克,过量者可引起中毒发生。
症状
过量服用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出血性胃炎和肠炎、剧烈腹痛、腹泻,甚则失水和心脏遭到抑制而出现心动过缓,孕妇还会引起流产事故。
急救措施
1.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浓绿茶或3%鞣酸溶液洗胃;
3.鸡蛋清4~5个加入活性炭10克调服;
4.补液并纠正电解质失衡;
5.腹痛予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或予吗啡;
6.孕妇禁用吗啡,可予黄体酮、维生素E保胎。
芦荟治病、美容和食用出现中毒症状,显然与超量使用有关。尤其是美容,很难掌握剂量。看来,消费者使用芦荟应注意剂量,以免发生中毒
|
|